每当油价上涨的时候,文章下面总少不了问候发改委的评论。可见油钱依然是大部分车主的痛。既然没办法控制油价,那只能从油耗方面入手。不过,怎么看一款车省不省油呢?看工信部数据?孩子,你太天真了!
从工信部或者厂商官方数据来看,现在主流A级车综合油耗一个个都是百公里才五六升,看得非常心动。不过实际车买到手以后,才发现油耗怎么也得百公里八九升,就算尽量温柔开也比工信部油耗高一升。
这就纳闷了,难道自己开车技术有问题?
不是你有问题,是工信部有问题!
工信部的油耗测试非常理想化。虽然是有市区工况这一栏,不过这个市区工况基本只能算三线城市的市区工况,一线城市的上下班高峰分分钟比他堵10倍!其次驾驶风格非常温柔,在大城市这样开车早就被插队插到动不了;最后是,工信部测试的时候不开空调,大夏天三十多度你忍得了不开空调?
就算理想化,那应该也有参考价值吧!如果是在它数字上加一两升或者加50%是不是就能算出真实油耗呢?也不是!2014年的315晚会,工信部被曝出油耗作假,连百姓最基本的信任都没了。
国外机构
相比理想化的工信部测试,美国环境保护局(简称EPA)的测试就相对来说就贴近现实很多:首先是有空调全负荷运行、冬季冷车等测试,另外测试路况复杂很多,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激烈驾驶。整个测试下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车主的用车环境,油耗数值也就更有参考意义。
有意思的一点是,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众排放门’,正是EPA发现和处罚的。一言不合就罚180亿美金,EPA可不是可以轻易收买的小脚色。所以如果你想买的车在美国也有销售,那可以到美国EPA看看他们的油耗测试,需要注意的是他们使用的单位是英里/加仑,百度一下就有换算工具。
媒体测试
当媒体同时对两款车进行油耗测试时,条件和路况完全相同,这样测试的油耗对比就有非常高的对比价值。
但是,如果不是同一天的两款车油耗对比测试,那意义就不是那么大,不同路况、不同路线、不同驾驶员甚至不同天气,都会对数据产生影响。所以只有同场油耗对比测试才有对比价值,不是同场对比,那对比价值也要小得多。
车主数据
在车友群或者在论坛看到的车主油耗数据,看上去比较真实可靠,不过问题在于车主和媒体一样,不同车主的开车习惯、环境都不同,而且很少有车主会记录具体加油量和具体里程,进行油耗计算。更多车主只是看看行车电脑,因为大部分行车电脑的精准度都不高,有些车型的行车电脑误差甚至超过10%,所以不同车型车主的油耗数据几乎没有对比价值。
技术水平
一台车想要提升燃油经济性,无非是几个方面,提升燃烧效率,提升传动效率,降低车重等。低风阻、低阻力轮胎和自动启停也对油耗有一定帮助。
所以,每个亮眼的油耗数据背后,都跟他的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因为TSI+DSG,再加上自动启停、低滚阻轮胎和动能回收,所以大众蓝驱才有出色的油耗表现。说形象一点,油耗和技术的关系就像工资和技能,履历上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技能,工资会高才怪。
并不是排量越大油耗越高
有不少人有个误区,总以为排量越大油耗就越高,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对于油耗的影响绝对大于排量,就比如马自达阿特兹2.5,在综合路况的油耗仅仅才8L/100km,甚至比一些1.6、1.8排量A级车还省。
另外,在高负荷下(满载、高速或爬坡等)时,1.6L可能要拉到4000rpm,而2.0排量可能只要3000rpm,这时2.0的车肯定是会更省油的。
那我应该信谁?
如果你想对比的车型刚好有媒体做同场对比测试,那这个测试结果就非常有参考价值,两款车的油耗谁高谁低很有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你对比油耗的首选渠道。但要注意,一定是要同场对比才有价值,如果是同个媒体的两款车单独测试,那测试结果就不是很适合拿来直接对比。
其次,就是美国EPA的数据,他们的测试结果权威性和严谨性要远比国内工信部高得多。
再次,就是工信部和车主真实数据,工信部是测试条件和可信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但至少还是有一定的对比价值。车主数据虽然比较真实,但是不是很准确也不是很严谨,所以也只是作为一个对比渠道就好。
最后,再对比一下每款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以及车重等,就可以分辨出哪款车的数据是比较真实,哪些数据是有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