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火车发展历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从美国购得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油马达转盘救生梯消防车”。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辆泵浦消防车。此车外形类似敞篷马车,车前无挡风玻璃,车轮为木制轮辐、橡胶轮胎,没有照明灯和信号装置。这种车虽然功率不大,性能也不算太好,但速度、出水量和射程比起蒸汽救火车要好得多,当时在世界上也算是先进的。这辆车上还安装有能够机动旋转、登高供救人用的消防梯,这是早期的消防登高车。第一辆消防车仅投入使用三年多,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9日在参加扑救福州路大火时,没有来得及撤退被部分烧毁了。
北京开始有消防车,是民国6年(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将张勋坐的小汽车安装上水泵,改漆红色投入消防执勤,这就是北京的第一辆消防汽车。此后,又陆续从国外购置了各种型号的消防车。但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北京也只有14辆消防车。
1932年,震旦机器铁工厂选用仿制的“菲亚特”高压离心泵,改装制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泵浦消防车。此后便一发不可收,经常用各种国外杂牌车底盘改制消防车。同时不仅在上海,其他沿海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改装消防车的作坊与小工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消防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车上大多没有装高压水泵,而是在车上放置一台机动泵浦。当消防队员接受指令到达火场时,再从车上把机动泵浦抬下,用来吸水救火。那时的消防车,其主要功能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消防队员和消防器材运送至火场,及时投入救援活动。
半个世纪以前的机动泵浦比较笨重,通常有80公斤左右重,前后各有两根横木,装载在消防车上。一旦发生火灾,就从消防车上卸下来,由2名消防队员抬着,运至接近火场和水源的位置,接上水龙带和水枪,然后发动机器,吸水、加压、射水救火。这种泵浦,通常称作手抬消防泵。其优点是造价低,可以到消防车难以接近的水源吸水加压射水救火,其射程可达30米。
上世纪50年代的消防车,不论是日本制造的尼桑牌,还是美国制造的道奇牌,都是敞篷的。当年每辆消防车上都有一口警钟和一个警笛。
第一代国产消防车是“解放牌”。新中国建立后,消防事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消防车制造业开始兴起,但都是用外国汽车底盘,按用户需要改装。
1956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厂正式投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消防车长期依赖外国汽车底盘的局面。1957年,震旦消防机械厂率先釆用国产解放汽车底盘改装出泵浦消防车,中国国产的第一辆消防车诞生。
1963年,震旦消防机械厂开发成功我国第一辆泡沫消防车。 1973年,中国试制的第一辆登高平台消防车在上海诞生。 1974年,宝鸡消防器材厂试制出中国第一辆干粉消防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车制造业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