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是汽车的发源地,对于把汽车当作舶来品的中国来说,进口车的优势无论如何是很明显的。但是这种优势已经随着亚洲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显得越来越小。笔者是在广州车展之前接触到海马欢动的,此时的欢动还是以H11这个数字编号命名的。
看到欢动时,海马刚刚在成都金港赛车场结束了“极限24小时”测试活动。以原厂的欢动在赛道内进行连续不间断的24小时耐久性测试,这对于国产车来说很有挑战性,一般只有经过强化的车辆才能够经受得起在赛道上如此高强度的测试,更不用说连续24小时的长时间奔跑。能够完成这种高强度的考验,相信欢动的 1.8升发动机和车架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了,它的运动性能应该不错。
海马的挑战不仅如此,欢动还配备了该级别少有的CVT带六速手动模式变速箱,该变速箱还能够在运动模式“S”与正常模式“D”之间自由切换。笔者试着以“S”运动模式,采用手动方式驾驶,虽然自动变速箱的手动模式只是一种名义上的设定,但欢动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加速感与降档时的转速提升。可以感觉得到这确实是一套性能优越的CVT传动系统,并且在此级别中属于物超所值。
如果说动力上的出色并不能代表综合性能的话,那么欢动更大胆的挑战在于定位领域。海马这次瞄准的是两厢轿跑的市场,这个领域一直以来是由进口品牌统治着的。国人向来钟情于轿车的“屁股”(行李厢),对于欧洲流行的两厢车一直有些抵触。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崇尚相术,“有前有后”的说法总是让人有气派且善始善终的意头?当然伪科学的理论不足取信,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行李厢置于驾驶室内的设计确实必须兼顾到隔音的效果。但这种设计同时也带来了空间的合理利用与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且对于家用轿车来说无伤大雅。
所以说,海马欢动对于此领域的挑战不可以说不为大胆。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欢动身上传达出的讯息,海马这次想走的是时尚路线。与大部分民族品牌所走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相反,它们的脚步往往迟疑在城乡结合处!至于它是否足够的时尚,能否打动都市群体,还留待下面的分析。
如果你有幸参加农村的婚礼,就可以享受到一种“狂轰滥炸”式的招待,从上午开始各式鸡鸭鱼肉层出不穷,足足可以吃上一整天甚至几天!没有人过问端上来的盘子有的豁了嘴、有的酱汁淋漓,也没有人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吃得下,因为这确实非常超值。有时候国内品牌想要吸引眼球,往往也会采取这种“满汉全席”式的营销策略,虽然某些配置粗制滥造、有些毫无疑义,但这确实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买家的心态。
反观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些配置往往是有的放矢的。没用的东西绝对不会出现,而必要的东西一样也不会少;如果用上了就绝对是经得起推敲的产品。这是经济型家用车必须具备的条件,毕竟这种车型不是豪华轿车,超值的享受大多集中体现在追求性能时,而不是一些无意义的舒适性设备。
我们在欢动上就能够看到这些令人心动的配置,我们也可以领会到欢动明确的运动指向。麦弗逊和多连杆的前/后悬挂搭配了该级别少见的205/50 R16的较高平率轮胎,这提供了更出色的抓地力和稳定性;配备了CVT的122马力发动机;如果说单纯的车身性能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运动座椅和配备了音响开关的三辐方向盘;金属风格的内饰和意大利I.D.E.A设计的锋锐车身就足够让人感受到时尚气息了。
可以这么说,海马为了使欢动变成一台符合国际水准的高端轿跑车,他们在开发平台、配件供应商、制造工艺方面都非常严谨和讲究。这使欢动具备了非常明确的跑车性格,这在以往的自主品牌身上是很难见到的。同时,这种严谨的作风也使得欢动的整体水平不俗,所以它的诸多细节都能够经得起挑剔的买家来推敲。这几乎有一点像日本车厂的风格,一些细微之处都做到非常贴心和人性化。
作为自主品牌的生力军,我们在欢动身上确实看到了许多以往不常见到的优点。但有时在一些关键部分仍旧存在一些遗憾,虽说只是不够完美,但总是让我们这些期待自主品牌获得成功的人多少觉得可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体的经验不足上,也许这也是自主品牌今后需要加把劲的地方。作为欢动来说,运动型的底盘、跑车化的内饰、精致的工艺……在硬件方面其实已经没什么可挑剔的了,同级别中的合资品牌有些也未必能够做到这个份上。但一些细节的处理仍旧略显粗糙,估计原本的设计一定并非如此。三联仪表的金属框、前后大灯、中控台部分的用料都还欠上乘。成本的控制是无可厚非的,但成本控制也是一门艺术。这一点日本前辈们就做得很好,看得见的地方绝对不会控制!因为这样既让人不放心、也显得没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