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养车费用 > 保险费用> 别让交强险给憋屈死
别让交强险给憋屈死
2008年07月15日 16:23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编辑:Witty Huang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因为有“交强险业务拉动”,国内两大保险商“一个在2006年营业额增长了53.36亿元”,另一个在一年内扭转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日前两份业绩年报披露的内容让承揽该业务的财险商陷入尴尬,并由此引发公众对保险业“借助公益事业获取暴利”的猜想。

       因为有“交强险业务拉动”,国内两大保险商“一个在2006年营业额增长了53.36亿元”,另一个在一年内扭转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日前两份业绩年报披露的内容让承揽该业务的财险商陷入尴尬,并由此引发公众对保险业“借助公益事业获取暴利”的猜想。

       ??其实按监管部门当初明确承诺的“一年后将公布具体的经营情况”来算,距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一些人这么着急地站出来指责财险商,难免被有关部门指责“不厚道”。业内人士透露,国外的交强险业绩也是先由保险商汇总到政府,然后年终统一向外披露,所以国内有关部门的做法并不为过。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已经出现了“状况”,那保险监管部门还真没有必要死扛这两个月,早说明白早解套,而且选择“早行一步”对其掌握先机有利无弊。

       ??财险商当初的言语也没有错,譬如标榜“交强险是一项不赢不亏的公益事业”。因为政策性的保险,应该更多体现出公开和公益的特征。只不过我们平时接触的搞公益的善人多了,其中有真有假。真的搞公益者,都将收支数据早早公布出来,透明财务状况,惟恐别人怀疑自己的真诚。而那些假的,则生怕被别人看到内幕,躲躲闪闪、遮遮掩掩。财险商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搞公益,动作却让人生疑。出于对保险商负责,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及早透明其经营状况,免得让人猜疑。

       ??国人惯有的思维模式是“财不外露”。越是赚钱的人,越不会声张。而交强险实施快一年了,有关部门却对赢亏状况如此守口如瓶,难免让人多心有“暴利”的存在,与其“搞公益”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因此也有必要将财务状况交代一下。

       ??当然,如果保险商能善意理解公众态度,那就更好办了。有人在揣测您“赚了”,那也不排除一些人担心您“亏了”。及早把财务状况公开,免得让关心您的人担心。至于说透明到什么程度,监管部门可以自己掂量着办。考虑到质疑您的都不是业内人士,给太多详细的数据怕大家看不懂,您透个底,赚了或者赔了多少总可以吧。

       ??最后想说的是,当初保险监管部门制定交强险的时候,找的国内外人士虽多,最后一看全是保险圈里面的,没有消费者代表不说,出台后也没有进行听证。那么现在大家因为问一声“赚了赔了”,也无可挑剔。

       ??无论业内还是业外的,都不能让一个交强险给憋屈死吧。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