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 政策法规> 新车评价规程(C-NCAP)出炉
新车评价规程(C-NCAP)出炉
2008年07月15日 11:49 来源: 财经时报 编辑:李 苹 打印 手机阅读

        依照一些企业目前的摸底情况看,多数车型拿不到高分,达到3星级的比较多,但有些比较陈旧的车型及设计、制造水平不高的产品,则只能达到底线水准

         日前,中国自己的新车评价规程(C-NCAP)新鲜出炉。业界人士认为,这个评价体系的问世,将推动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同时,它也会使一些忽视安全性的车型逐渐失去消费者信赖,从而丢掉市场。

         记者采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关人员获悉,第一批车型正在评价试验中,年内有望公布结果,预计今后每年至少有10~15种车型的评价结果公诸于众。

         厂商普遍“害怕”

         所谓的新车安全评价规程,是指由中立第三方建立的一套车辆安全评价体系。评价机构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然后按星级划分评价结果并公开发布。C-NCAP共分6个星级,最高的是5+,最低的是1颗星。

         那么,厂商如何看待这个评价规程呢?《财经时报》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出乎意料的是,几家汽车企业的有关人员都不愿发表看法。对此,不只一位业界人士用“害怕”二字形容厂商的心态。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得知C-NCAP将要发布的消息后,有的厂商表示出不满情绪,有的厂商虽然口头上表示支持,但对于自己的产品也感觉心里没底。最近一个时期,不少汽车生产企业悄悄地将自己的部分车型做了摸底测试。

         一位业界人士对《财经时报》透露,依照一些企业目前的摸底情况看,多数车型拿不到高分,达到3星级的比较多,但有些比较陈旧的车型及设计、制造水平不高的产品,则只能达到底线水准。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办的发布会上,有关人士也公开表示,他们对国内汽车的评价结果不持乐观态度。评价车型如能获得4星级,就算很高的水平了,能不能出现5星级的车型还很难说。

         也有部分企业已表示,愿意主动申请对产品进行评价。据了解,目前对测试比较积极的是日系汽车商,如丰田公司。

         根结在质量

         据分析,一些厂家之所以冷眼看待C-NCAP,根结在于汽车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国内各汽车生产企业,不论是合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普遍感觉到来自质量方面的压力。随着用户消费理念逐渐成熟,他们对产品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值,而国内的汽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使汽车质量问题日渐成为投诉热点,厂商与用户的争端也屡见报道。

         有关人士认为,我国目前关于汽车安全的监测标准偏低,从而降低了汽车市场的准入门槛,让大量安全性能较弱的汽车进入市场销售。

         一个较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本田公司在中国建立了汽车出口基地,但本田的负责人却对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持怀疑态度。作为技术提供方的外商,都不能信任自己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至少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汽车的质量水平。

         根据C-NCAP的要求,要“按照比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业界人士认为,这句话在一些厂商看来,不啻于当头一棒。部分产品达到国标水平还可以,要通过再严格一些的标准就难上加难。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