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导购 > 购车手册> 不再可望不可及 进口小车“低价”何来
不再可望不可及 进口小车“低价”何来
2010年05月07日 09:57 来源: :爱卡汽车 编辑:罗志锋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可以说,像大众甲壳虫,宝马MINI以及奔驰SMART这样的“腔调”小车一直是都市高品质生活的象征,追求这一生活品质就要付出与汽车本身性价比极不相称的高价。但不知不觉间,“高品质的门槛”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前言:近来大红大紫的海派清口演员周立波一直在强调,他的生活是有“腔调”的生活。按照他的说法,编辑心想,除了穿西装,喝咖啡,不吃大蒜以外,开一辆甲壳虫“一定老~有腔调了”。可以说,像大众甲壳虫,宝马MINI以及奔驰SMART这样的“腔调”小车一直是都市高品质生活的象征,追求这一生活品质就要付出与汽车本身性价比极不相称的高价。但不知不觉间,“高品质的门槛”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甲壳虫

       

       新甲壳虫1.6L,经销商最低报价18.3万元,奔驰Smart Fortwo,最低售价13.48万元,宝马MINI Cooper Cheer,最低售价23万元。乍一看这价格区间,能买到的车型还真是不少。若选择自主品牌,可以买到高级别的B级车和运动型A级车,若选择合资品牌则可以买到所有主流的A级车、B级车和城市型SUV。那么,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进口经典小车,给个理由先!

         多元化的用车观念已经起步

       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成长让全球都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在2009年,中国以1360万辆的汽车销量荣登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宝座。销量虽然上去了,但用车观念依然老旧,实际上中国正处于汽车普及时代。汽车正从“昔日王侯将相物,今燕落寻常百姓家。”所以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超过百年的汽车文化相比,国人的用车观念还处于幼儿园时代。不过从近年来SUV车型的热销来看,国人的用车观念已经进步不小,许多人已不再把汽车当做代步的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森林人

       

       很显然,拥有了经济基础作为底气的国人消费者对汽车理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或者显示身份财富的符号,汽车背后的文化与底蕴以及时尚潮流元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三款欧洲经典小车一定是“品质生活”的最佳代言人,它们分别是大众甲壳虫、宝马MINI以及奔驰SMART。

       

甲壳虫

       

       这三款小车,无一不是都市时尚小年轻的梦想。但它们在过去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的夸张的价格。当准备买一辆这样的特别小车,你所要为之买单的,除了一部4个轮子会跑的机器外,更加昂贵的是汽车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当憨豆先生驾驶着黄色的老款MINI出现在银幕上时,“小资”的年轻人一定也会对MINI心驰神往。而这恰恰是普通轿车所不具备的浪漫气质与时尚元素。

       

MINI

       

       

smart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三款小车都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背负过“不好的名声”,比如有些人叫它们二奶车。但现在看看大街上跑过的这些“小家伙”,并不是清一色的在由美女驾驶。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孩,带着baby的辣妈甚至很Fashion的大叔都能够很拉风的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正是中国汽车消费群体结构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而促成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三部经典小车的价格,不知不觉已大幅下跌。

       也许以现在的价格,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三部车卖的很贵,非常不值。但把短短几年前的价格找出后做一对比,就会发现它们真的便宜了不止一点点!

         大众甲壳虫

       2002年最低售价:甲壳虫1.6L:34.0万

       2005年最低售价:甲壳虫2.0L:32.5万元

       2007年最低售价:甲壳虫2.0L:25.0万元

       2010年最低售价:新甲壳虫1.6L:18.3万元

       

新甲壳虫

       

       

新甲壳虫

       

         MINI Cooper

       2007年最低售价:MINI Cooper fun:30.0万元

       2010年最低售价:MINI Cooper cheer:23.00万元

       

迷你MINI

       

       

迷你MINI

       

         奔驰Smart

       奔驰Smart在2009年4月8日才正式在中国上市销售,之前都是以所谓的“大贸”形式极少量的进入国内。

       2002年最低售价:Smart Fortwo:26.8万元

       2010年最低售价:Smart ForTwo限量版:13.48万元

       

精灵Smart smart fortwo

       

       

精灵Smart smart fortwo

       

       从这三款经典小车的历年售价可以看出,三者都经历了价格的大幅度跳水。单单是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吸引了厂家,希望通过降价这样有诚意的表现来获取中国内地更多的市场份额吗?答案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既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三款进口小车的降价幅度如此之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走下了价格的神坛?

       中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 大幅降低进口汽车关税

       

入世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在艰苦卓绝的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中,做出了“逐步降低进口汽车及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的承诺”,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对进口汽车实行征收150%至220%的高额关税来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发展。

         降低关税的具体实施计划是:

       1994年中国正式进入WTO谈判,同年4月1日,中国对进口汽车关税第一次进行了调减,排量3.0升以下的汽油轿车关税降为110%,3.0升及以上排量关税降为150%,各自下降了70个百分点,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1997年10月1日,进口汽车3.0升排量上下的汽油轿车,税率分别降至100%和80%。

       2002年1月1日起,发动机排量在3.0升以下的轿车,关税降到43.8%,3.0升以上的降到50.7%。

       2003年1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降到38.2%,3.0升以上降到43%。

       2004年1月1日,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降到34.2%;3.0升以上降到37.6%。

       2005年1月1日,进口汽车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也下降到13%。

       2006年1月1日,进口汽车关税从30%下调至28%。

       2006年7月1日,进口汽车关税最终将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

       

进口汽车

       

       伴随着中国逐步履行入世承诺,降低进口汽车级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国内进口汽车售价也随之大幅下跌,目前我国汽车进口关税已低至最终承诺的25%,短期内不会再做出重大调整,所以从政策层面对于中国进口汽车售价的影响已经趋于稳定。但通过前面对于三款进口经典小车历年价格的罗列,我们发现从2007年至今这些车的售价仍在进一步走低,这主要就是市场层面的影响。

       全球第一大市场 细分小众行情看佳

       中国内地汽车销量连年走高,甚至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在全球面临严重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业普遍不景气之时还能在2009年创出销售1360万辆的“天量”,首次登上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宝座,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2010北京国际车展上,笔者专访了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负责人。这些汽车产业高层一致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是最重要的市场,并且将扮演汽车工业的未来。这足以说明众厂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09汽车市场

       

       而在中国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所以降价,这一最原始但也最有效的手段也被应用到原本依靠品牌附加值“牟取暴利”的进口欧洲经典小车上。当然伴随着降价,减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比如刚刚上市的新甲壳虫1.6版就减去天窗这一配置。

         结语:此番,小编借1.6升新甲壳虫“低价”上市之机,从消费群体成熟、价格走势、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4个方面对这一特定的“欧洲进口经典小车”级别做出一番分析。就我个人认为,眼下奥迪A1、雪铁龙DS3等窥视这一级别的全新车型即将上市甚至引入国内销售,面对新的竞争压力这传统的三款车还有不少利润空间可以压缩。虽然进口汽车价格普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但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价格仍然高的“比较离谱”。从性价比角度来看似乎不值得购买,但短期内这些车型基本没有国产的可能,而且就目前的实际售价,即使现在购买也将获得不错的保值率,前提是购买最廉价车型。所以,热爱生活的你,可以尽管解开腰包。

经销商推荐 [切换城市]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