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养车费用 > 保险费用> 中国平安电话车险09年全面开花
中国平安电话车险09年全面开花
2009年05月15日 00: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drift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2亿辆。从单车2000左右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费来看

       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2亿辆。从单车2000左右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费来看,车险市场容量很可能稳定在2000亿以上。

       而对于如何切割这块巨大的蛋糕,“佣金+降价”套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了“电话车险”这把快刀。平安保险率先出招,早在2007年就开始全线介入已然切下30多亿。

       在平安试水取得巨大成功以后,人保与太保两大品牌也开始按耐不住。2009年电话车险开始全面开花。3月26日,人保在北京设立电销集中运营场所;4月2日,太保在深圳设立电销集中运营场所。

       市场是不是够大:平安试水多方跟进

       保险一直是个格局稳定的行业,尤其车险市场更是长期保持着“投保找代理,理赔看公司”的传统习惯——4S店、保险中介等代理渠道一直是车主购买车险的绝对主流渠道。然而随着电话车险的介入与成熟,这一格局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渠道在慢慢消退,而渠道的佣金开始转化为保险公司让利车主下调价格的砝码。

       正如几年前麦肯锡的预测:“在今后的5年内,国内的车险行业将开始从以价格竞争为主题的“圈地”式竞争,逐步转向差异化竞争。竞争环境和消费者预期的改变,将使得基于不同客户价值定位的差异化车险运营模式成为可能。”

       如今,电话车险实现了差异化的“运营模式”转型。直销带来的是剔除了中介代理的佣金。在此基础上,保监会明确规定,拥有电话直销车险牌照的公司,其报价可以在国家最低7折限制下,再降15%。那些中档以下车主,他们对价格敏感,电话车险则细分了这块市场。

       2005年,平安首次尝试电话直销时只有2.5亿的营业额。在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电销资质的时候,平安拿到了第一张牌照,由于比传统车险多了15%的价格空间,当年平安电销的营业额一跃达到了6.9亿元,2008年则猛增到16.4以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平安就开发了30多亿的市场。

       进入有没有门槛:不断创新是关键

       “我要买车险了,请问哪里最便宜?”近来,网络求助车险信息的车主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价格。平安电话车险呼入中心的一位座席经理介绍说:“我们电销呼入和投保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冲着价格的优惠来的。大多是上班族,他们大都是中档以下价位的车,开车的理念也是以代步、经济实用,因此对车险的价格也比较敏感。”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白领也表示生活压力大,处处都要省:“车辆的开销占了我们家支出的很大一块,车要开、更要省,从各个方面都要精打细算。”

       电话车险的成本压缩只是“从代理转向直销”那么简单吗?同样是电话车险,竞争中又该如何力压群雄揽客入门呢?车主同样担心,价格降了服务会不会也跟着打折呢?

       面对这么多问题,已经操刀平安电销车险市场多年的卢跃坦言:“电话车险虽然模式简单,价格便宜、投保方便,但其实还是有很高的门槛。”

       对于未来电话车险领域的竞争卢跃表示:“平安起步很早,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摸索已经积累了很多优势。对传统渠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便宜和投保方便;而对众多竞争对手的全面介入,平安的优势则体现在增值服务和可靠的运营保障。”

       无论是人保太保的强势介入,还是平安的长驱直入。总体来看,市场和车主已经为电话车险敞开了大门。车主对价格的敏感是诱因,而运营经验与服务实力的差异则是门槛。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