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导购 > 试驾评测> 试驾城市SUV一汽丰田RAV4
试驾城市SUV一汽丰田RAV4
2009年04月28日 18:04 来源: 中国汽车画报 编辑:GTR炮哥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这一句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的典故道破了国内市场对国产RAV4的期待。

       

一汽丰田RAV4

       一汽丰田RAV4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这一句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的典故道破了国内市场对国产RAV4的期待。现在,它终于来了。虽然有些晚,但是面对竞争对手,RAV4显然有备而来

       RAV4的底牌是中国消费者对它的青睐,看看大街上那些进口RAV4的数量就知道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强。不过,对于这辆晚来了四年的紧凑型SUV来说,它无论如何都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东风本田CR-V(参数配置 图库)在去年卖出了8万辆。这种先入为主的消费观念对RAV4会有怎样的杀伤力呢?或许上市以后我们可以见分晓。

       

一汽丰田RAV4

       一汽丰田RAV4前排座椅

       

一汽丰田RAV4后排座椅

       一汽丰田RAV4后排座椅

       那是市场的决策权,媒体的作用就是将车辆最真实的情况传达给消费者。所以在距离RAV4上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我们有机会提前验证一番紧凑型SUV开创者的最新功力。

       丰田肯定清楚RAV4和CR-V将有一场“恶战”,否则也不会一下子把四五种配置的车型拿出来供媒体试驾,而且这还只是量产车型的一部分而已。看来,丰田除了想讨好消费者之外,它还想把之前的差距都要补齐。

       

一汽丰田RAV4

       一汽丰田RAV4发动机

       记得我在2005年撰写第三代RAV4新车文章的时候曾经说过,新RAV4已经摆脱了前辈有些柔弱的设计风格,它变得更加强壮。这个观点得到了RAV4主任工程师柴原巧典的首肯。因为这一代RAV4变大了,外形尺寸和轴距较上一代增加了100~200毫米。如果依然采用略显平庸的设计风格,RAV4看起来势必有些木讷。所以让新一代RAV4变得更霸气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关于外形设计,有个细节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区别丰田的SUV和越野车系其实非常简单,SUV的进气格栅呈正梯形,而有越野传统的车型则使用倒梯形设计。

       和充满力量感的外形风格一样,RAV4的内部也散发着硬朗的气息。双层中控台巧妙地将音响和空调区分开来,操作起来颇为顺手。在这个级别中配备四向可调的方向盘很令人满意。座椅调节的范围也很大,几乎所有驾驶员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不过,一些细节设计还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比如双闪灯的控制按钮并没有和方向盘一同移到左边,使用起来有些不便。

       SUV的卖点之一便是多变的空间。虽然不能和MPV相比,但这种车型在日常使用时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RAV4的行李厢空间可以在540升到1031升之间自由调整,而且行李厢处的一键放倒后排靠背的设计很贴心,装载大件物品时不必围着车子来回跑了。外挂的备胎让行李厢的下部也变成一个储物空间,分段式的储藏格方便细碎物品的收纳。在乘坐空间方面,RAV4也颇有心得。后排座椅的滑移范围达到了165毫米,靠背也可以像前排座椅那样进行多角度调节,车内成员都能找到非常舒适的乘坐空间。

       

一汽丰田RAV4后备厢

       一汽丰田RAV4后备厢

       实用又多变的空间是运动休闲车的一大特色,能时常地带人们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也是这类车型的必修课。“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是RAV4的全称,这就意味着它是一辆可以在野地撒撒欢的车子。

       四驱版的RAV4配置了前后差速器和中央电控耦合装置。这样的轻度越野装备肯定比不上老大哥LC200,但是RAV4在非铺装路面上的表现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了。这套四驱系统有两种模式,即Auto和Lock模式。在自动模式下时,前轮为主要驱动轮,当主动扭矩分配系统探测到某个前轮打滑时,系统中的电控耦合装置将过剩动力传输给后轮,后桥得到的驱动力可以在0-40%之间变化。Lock模式就是电控耦合装置锁死,前后桥的动力分配比固定为6:4,当时速超过40公里的时候,Lock模式自动解除并恢复Auto模式。除此之外, 自动挡车型还配备了HAC/DAC上下坡辅助控制系统,进一步增强了RAV4的越野性能。

       虽然RAV4的越野能力不错,但丰田更愿意将这种能力视作一种补充,而非产品的最大卖点。显然,丰田对RAV4的公路性能更有信心。

在铺装路面行驶时,RAV4的底盘舒适性还是不错的,长弹簧能吸收大部分路面震动,悬挂也很柔韧。不过,也正是如此,在过弯时车身重量几乎都压在一侧的悬挂上,初段侧倾有些明显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