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2013年01月10日 10:50 来源: 车讯网 编辑:罗剑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对本田在华豪华车品牌讴歌的2012年市场表现,这句话形容的非常到位。如同前几年一样,讴歌的市场销量低迷,与丰田雷克萨斯和日产英菲尼迪相比只能算是个零头。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对本田在华豪华车品牌讴歌的2012年市场表现,这句话形容的非常到位。如同前几年一样,讴歌的市场销量低迷,与丰田雷克萨斯和日产英菲尼迪相比只能算是个零头。除销量外,2012年讴歌在华营销渠道也出现了问题,据悉,2012年3月起,讴歌经销商开始出现退网,至年底已有近25%的经销商退出讴歌,转投其他品牌。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这几年讴歌的表现一直不怎么好,基本不赚钱,但是因为厂家给补贴,我们还可以勉强支撑下去。但是今年商务政策调整,厂家取消了经销商补贴,再加上优惠幅度不断加大,今年我们集团几家店整体亏损已成定局。”一位经销商集团高层对媒体坦言。

         讴歌步步落后

       2006年,讴歌登陆中国,而2006年正是讴歌成立的20周年。应该说,当时讴歌在北美市场略有下滑,本田为巩固和继续发扬讴歌品牌,决定将讴歌投放中国市场。在当初,本田是带着美好期望的,不仅在销量还是品牌建设上,都希望能借着讴歌开辟本田的高端路线。

       当时,还有一位讴歌的高级设计师言辞恳切的说,“目前中国消费者对讴歌品牌还不是很了解,但随着讴歌在国内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会在中国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讴歌会像“@”符号一样被世人熟知。”

       但事实远远比愿景残酷,进入中国后,讴歌并没有如本田期望的那般“如日中天”,反而越走越低,在业绩表现上提不起精神。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2011年三豪华车品牌上牌量统计 其中雷克萨斯数据为约计

       数据显示,2011年讴歌在中国上牌数4014辆,同比下滑7.51%,而英菲尼迪同比增长60%至19075辆,雷克萨斯则高达5.6万辆,较之2010年同比增长9%。再看地区表现,2012年9月,讴歌在广州一个月上牌量仅有4辆,同期雷克萨斯190辆,英菲尼迪20辆。

       “讴歌进入中国6年了,据我们了解,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品牌。”谈到讴歌在中国的窘境,一位业内人士对编辑说。

       而讴歌在美国确实另一番景象。事实上,讴歌的诞生比英菲尼迪早两年,比雷克萨斯早三年。1986年本田在美国创立了讴歌,定位为豪华车品牌。仅仅一年时间,1987年时讴歌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任何一款欧洲豪华车,成为全美进口豪华车的销售冠军。

       讴歌的成功给当时的丰田和日产当头一棒,1987年下半年,丰田和日产两大日本汽车制造商宣布计划增设自己的豪华车事业部。而在中国,讴歌进入时间紧随雷克萨斯,几乎与英菲尼迪同时起步,现在却被远远甩开。

       2012年3月以来,陆续有广州、温州、西安、鄂尔多斯、等多地近10家讴歌经销商提出退网申请。而讴歌在华经销商一共不足40家,近10家退网转投其他品牌。这也就意味着,仅一年时间,讴歌就有25%的经销商放弃该品牌。

       在美国风生云起的豪华车“老大哥”讴歌,在中国竟落得如此田地,其他豪华车品牌削减脑袋争开新店,讴歌经销商却频繁退网,这其中有怎样的原由着实应当深思。

         本田战略脱节

       本田曾经计划,讴歌在中国上市一年内销售3000辆,而这一目标在当时远未达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讴歌进入中国市场第四个年头左右才开始逐渐完成四年前的目标。并且,在面对群雄纷争的国内高端车市和越来越“挑剔”的国内消费者时,讴歌显得更加束手无策。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某讴歌4S店内门庭冷落

       事实上,这很大程度原因是,本田将讴歌引入中国后,一开始的策略就走入了误区。据了解,讴歌在国内的目标客户群锁定在“国内有留学背景的海归派,尤其是在北美有留学经历的国内精英”身上,而这样的定位就注定了目标群体狭窄,购买概率。

       一位经销商说,“由于讴歌基本没有品牌宣传,品牌力较弱,因此目前我们店的车主基本是依靠老客户介绍的。”不得不说,本田希望将讴歌在北美的辉煌直接转嫁在中国市场的想法过于天真。

       除此之外,与英菲尼迪基本将车型与海外市场同步引入国内相比,讴歌在中国的车型覆盖也太过单薄,6个车型中除属于紧凑型车的ILX是小排量车型外,其余都是3.5L以上的大排量车型。而目前,中国的相关政策都已经并且继续有着与汽车排量相挂钩的趋势,人们对大排量汽车的需求也受到影响。并且,讴歌除了MDX之外,每个车型都只有一款车,这着实过于单一。

       并且,讴歌在中国没有金融公司,经销商无法获得厂商的金融支持。“没有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我们就要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这方面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江苏南通讴歌店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

       品牌力弱,极少投入宣传,没有金融公司,究其原因便是本田自始至终在讴歌的战略制定上不够妥善。与美国的辉煌相比,讴歌与英菲尼迪和雷克萨斯在中国如同在夹缝中求生。

         国产或是出路

       10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调查显示,10月份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54,而讴歌库存系数最高,达到10.08。在颓势面前,讴歌也在挣扎。2012年底,不少销量不如意的车企放手一搏,讴歌更是着急。

       “优惠10万”、“优惠15万”,巨幅让利后,讴歌的库存有明显好转。11月统计数据显示,进口车平均库存系数2.45,讴歌已由上个月的10.08将至4。虽然库存有了改善,但利润的降低甚至为负,也使销量变成了空头支票——只是好看而已。

       不仅如此,讴歌自进入中国市场来,就设定了“4年/10万公里”的保修和免费保养服务,这在当时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服务承诺。本田本想以此打动消费者,却不曾想如此一来并没有带来多少终端销量,并且由于质保加长,售后部分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支撑整个品牌发展。

       “讴歌在中国基数太低,传播速度慢了许多,受压于其他豪华品牌影响,战略上又过于保守,发展成这样也是必然。”汽车资深分析师张志勇认为,“未来在华在华破局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如能国产,市场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原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销售运营部副总监、现讴歌事业部副部长陈悦

       面对讴歌进入中国以来的诸多不顺,本田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2012年8月底,讴歌从开拓中国市场成绩斐然的英菲尼迪,挖来了其中国事业总部销售运营部副总监陈悦,就任讴歌事业部副部长。陈悦成为本田高管团队里唯一一个中国人。

       面对媒体,陈悦说,“随着我加入讴歌,也代表了讴歌对本地人才和本地市场的重视,我作为中国本地人,我会聆听当地的声音,把当地市场情况跟战略结合起来,我希望把以前在豪华品牌的工作经验带给讴歌,让讴歌在明年做得更好。”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本田中国总经理仓石诚司

       本田中国总经理仓石诚司也表示,尽管目前没有讴歌国产的具体计划公布,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为了讴歌进一步在中国市场的普及,不排除国产化的可能。

       从本田的一系列动作以及对讴歌的态度上,似乎也在暗下决心改变讴歌的现状。而对于讴歌,国产或许是再现“北美辉煌”的唯一出路。

经销商推荐 [切换城市]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