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用车知识 > 养护知识> 学会这些招数 让你的爱车避免火光之灾
学会这些招数 让你的爱车避免火光之灾
2016年09月08日 07:00 来源: 车主之家 编辑:谢自力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你知道吗?有一些看似平常的操作,却导致了爱车自燃!

       一到夏天,车辆起火、自燃的新闻层出不穷。特别是台湾旅游大巴起火,大陆游客全部遇难,更是激起广大网友关于大巴设计安全性、乘客逃生技能以及司机阴谋论的广泛讨论。在扼腕叹息、悼念死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想平日里用车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车辆自燃事件,毕竟在自身安全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那么,这次老司机就来和大家聊聊,那些导致车辆自燃的罪魁祸首。

       由于老司机曾在汽车主机厂工作的原因,接触了非常多的"自燃"事故,对处理的流程也非常熟悉。这类事故厂家的一般做法是:先看当地的119火警有没有出具起火原因报告。如果有,则以火警出具的报告责任认定为准,厂家无条件执行;如果没有,厂家人员则会介入,想办法调取起火现场的监控录像,判断是人为纵火还是车辆自燃。

       而如果现场监控也没有,那么厂家鉴定时,依据就来源于烧毁车辆,看烧毁车辆线路有无过流痕迹。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厂家会基本认定该事故为车辆自身原因发生的自燃。不过这个自身原因里又分了两种情况:一是车辆本身线路的老化、绝缘层击穿等问题导致的车辆自燃,这属于厂家责任,厂家承担全额赔付;二是车主改装线路、私接搭铁、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的过流跳火自燃,这就属于用户责任了,厂家并不会负责。

       那今天肯定是来讨论第二种情况:用户责任(包括改装、私接搭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那么,何种改装可能会导致自燃呢?我相信是大家都想问的问题,毕竟现在改氙气大灯、氛围灯、音响等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可以这么说吧,在老司机接触的一百多个自燃案例中,大约20%最终被认定为用户私改责任。而在20%的用户私改情况中并没有改大灯、氛围灯等导致的自燃,大家可以稍微放心了。这20%的自燃有很多是使用逆变器(可以把车载12V电压变成220V的一种设备)、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接搭铁导致的。

       我们知道,汽车上的原装电器有两种额定电压:12V和5V。各类保险允许的最大电流也不会超过20A,那么这就决定了汽车上并不能直接使用很大功率的电器,否则就要过流。而逆变器这种东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为一些额定电压为220V的小功率电器提供了使用环境而已。直接接上逆变器,强行使用大功率电器,必然容易导致过流和自燃。当然了,也有商家提供绕过保险、直接连接电瓶的逆变器。但是,用车载电瓶充当大功率电器的直接电源,一是没有保险的保护,危险性加大;二是控制不当电瓶一旦没电,车就没法打火;三是用不了多久电瓶衰老,电量负荷率下降,怠速启停等功能很有可能会失效。

       另外,随着现在新车电器越来越多,线路越来越复杂,对改装从业者的技术要求也更高。乱接、乱磨搭铁,使用劣质绝缘线等,也是导致自燃问题的一大原因。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要说了:老司机你吓唬谁呢?我周围那么多玩大功率车载电器改装的,哪个出过问题的?别在这儿危言耸听了。确实,改装了电器就100%会导致自燃是谁都不能保证的。但这就好比医生告诉你少熬夜、少抽烟,不然或许会得癌症一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你偏要去做那有怪得了谁呢?


       而除了这些大功率劣质改装外,还有哪些我们人为可以避免的自燃因素呢?老司机给大家再举两点。

       一是车内的火源控制。老司机处理过一个自燃,当时用户下车进商店买东西,出来以后中控台已经烧起来。好在店铺众人帮着灭火,最后只有导航和空调面板、扶手箱部分位置被烧毁,其他则得以保存。而经过现场的勘查鉴定,罪魁祸首竟然是小小的点烟器。原来用户下车时点了一根烟,随手把点烟器就扔在了中控台的储物盒里。大家都知道,储物盒里平时就是零钱、过路票据一大堆,全都是极易燃物,马上就带着燃起来,中控台处的大部分面料也都算是易燃物,火势瞬间就起来了。虽然这只是用户个人疏忽导致的个例,但大家需要引起重视。点烟器算是车上常见的火源了,另外还有高温暴晒的打火机(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车内高温暴晒的打火机会爆炸)、劣质的香水等,也都是潜在的火源。

       二是车底的易燃物。这里就要讲到老司机处理的另一个自燃事件了。车主开车在县道行驶,不一会儿就发现车身周围火苗串起来了,车主下车逃生。而由于车上并没有灭火器,最后该车被烧毁。最后起火原因认定为车底盘刮到了塑料大棚膜一类的易燃物,而底盘三元催化器位置的温度很高,易燃物遇高温起火。火势从后蔓延到前舱,最后导致车辆损毁。虽然现在汽车底盘都有防火功能,但谁能保证一定不会起火呢?这一类的车底易燃物一旦刮上其实不太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大家开车时注意前方路面的异物,同时停车尽量不要停在易燃物位置(如有薄膜、干草堆的位置)。

       

       微信号:chezhuzhijia

       热辣点评 新鲜车讯 用车解惑

       扫码或搜索微信号即可实时获取

       车主之家 用心为车主办实事

       相关推荐阅读:新车有味道? 一招轻松解决汽车异味http://news.16888.com/a/2016/0714/4739656.html用过都说好 夏天用车有它事半功倍http://news.16888.com/a/2016/0707/4582092.html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