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7日 ,“2012(第三届)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巨头、汽车行业专家围绕“在变革时代塑造行业新未来”这一年度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以下是雅虎汽车对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曾业辉的采访实录:

雅虎汽车:请您对中国微车市场的发展前景,谈谈您的看法。
曾业辉:推出了这种汽车下乡政策,小排量补贴政策和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后产生的爆发式的增长,以上汽通用五菱、长安、东风为代表,可以说有的企业达到了百万级的增长,年产销量达到100万辆,但到2011年国家突然间又取消掉了“汽车下乡”(政策),购置税优惠也没有那么多了,小排量补贴……这时候微车市场2011年遇到了较大的下滑,但是我仍然看好微车市场,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它是向微面、微客、微卡为代表的这些微车具有一定的载人又带有载货的功能,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市场在城乡接合部,在三四线城镇,在农村市场,当然在城市里面的那种小私营业主也很实用,这种功能性决定了它这种市场的潜力很大。
第二,由于现在城镇化过程正在推进,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运动,包括“小康社会”的提出,就是说农村经济、城镇化进程这两方面决定我们村镇一级包括小城镇、小乡镇经济发展很快,这也决定了微车会有大的增长。
第三,在拉美、东南亚、非洲,我们的微车是很受欢迎的,因为我们的微车性价比比较高,而且价格是很有竞争力的,一辆微车只要3万元人民币,有的只需要2万多人民币,这是怎样的价格?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它是很受欢迎的,它也处于经济发展那个阶段,比如说广汽吉奥今年微车出口就获得了行业内最大的一笔订单,一次性1万多台,现在这个国家经销商又追加了5000台,前前后后就它一个就已经达到的1.6台。广汽吉奥今年的微车主要是海外市场表现得比较好,国内市场我们有这么几个举措:
1、我们推出了一个“千县万店工程”,为降低我们入围门槛,让那些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都能够成为我们微车的经销商。 2、我们推出一个招聘万名基层销售精英,去为“千县万店”服务和农村市场服务,它需要很多人。
3、我们在“汽车下乡”政策没有推出来的时候,广汽吉奥自己推出一个广汽吉奥汽车下乡,拿出3000万元来,只要购买我们的微车就有补贴,我们自己来搞。
4、我们在微车领域推出超低价位的,超值版的微面,就在这次成都车展我们推出了2.59万元价位的微车。
5、推进微车的“准全车三包”,行业还没有出台“三包”政策的时候,我们广汽吉奥自己来实行“准全车三包”。
这五个方面推动今年的微车市场一定会有个大幅的增长。
雅虎汽车:现在大家都在说三到五年之内自主品牌会消失一半,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曾业辉:目前应该说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合资品牌和跨国品牌在市场上逐步下探到二三级市场,甚至下探到三四线城市;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跨国品牌在价格方面下压;第三车型方面它也开始很重视微轿、小排量的车型,这三个方面的挤压之下,包括它营销方面也有一些创新,这种综合的作用力之下,自主品牌目前面临的挑战确实是越来越大。但是我们整体来看还是应该有信心,从2010年入市前后真正发展起来到现在也不过12年时间,那个时候自主品牌力量非常微弱,非常薄弱,那时候加入世贸的时候大家都说狼来了,但“狼来了”这么多年,狼来了有时候会推动羚羊(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或者羊群更健康地成长。有这种压力的情况下面,会迫使自主品牌在品质上,在营销上,在服务上,在品牌的推广上,会更加用力,用心去做好。
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几年,消失一半是不会的,但确实面临重新洗牌的压力,而国家调整与振兴规划里也在往这方面引导,希望能够兼并重组或自愿合资,达到规模化的优势,目前这已经开始有一些雏形,包括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它都有扩张的趋势在里面。但是我相信,中国自主品牌还是能够在世界汽车之林站稳脚跟的,通过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都是在努力的,他们已经上了一定的规模;比亚迪原来有一段时间遭遇了,由于在新能源方面可能投入过大,或者营销方面有一些问题,但也不要小看比亚迪。包括广汽吉奥,我们和广汽合资以后以大广汽为依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平稳地发展得越来越好。
雅虎汽车:以市场换技术这个目的达到了吗?您怎么看?
曾业辉: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国家从来都没有说过要用市场来换技术,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民间包括媒体某些方面的舆论,认为我们是以市场换技术,国家是从来没有(往)那个(方向引导)的,当年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国内汽车市场,加入世贸组织,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从50年代开始发展到90年代,几十年过去,除了造出了一些军用卡车、军用吉普车那种计划经济的订单之外,没有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加入世贸以后,到现在短短12年时间,从当年的200万辆发展到现在的1200万辆。开放了以后,我们成立了很多公司,成立了很多工厂;第二培育了大量的汽车技术、研发、营销、服务人才,这是搬不走的,这是不会后退的;第三开放以后,相反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原来只有几个集团,现在有了很多的新生力量,虽然面临这么多的挑战。
虽然开放的政策没有错,但是我个人的观点,叫做开放有余、自主不足,使一些汽车集团躺在合资的利润上面缺乏自主研发,真正自主创新的动力。具体的我就不点,几大汽车集团因为他有合资公司,很多利润来自于这些合资公司,相反自主研发这一块的投入目前正在加大,比如上汽,广汽也推出自己的理念、传奇,长安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整体来说,自主的几大汽车集团,“四大”、“四小”这种自主的努力还不够,而从民营企业或纯自主品牌来讲,它们的力量又相对薄弱,核心技术从来都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所以不存在市场换技术,还是要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面,通过市场的调节,资源的配置,人才自动的配置以及市场的竞争压力下,通过我们自主的企业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特别是人才方面的培育是很紧缺的。核心技术从来都是,你拿什么换也是换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