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广州南站地下停车场分高档车和普通车停车位。有一车主被保安指往普通停车位,因为保安的名车标志册上没他这款车。车主很不忿,想不到自己40多万元的美系车居然不如廿几万的宝马。至于设高档区的理由是,有小偷专盗高档车倒车镜,要划专区看守。
名车排名出现在一个停车场,首先刺激的可能是厂商。众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常年在市场上“赶考”,如今却由一个停车场就轻松呈现了排名答案。在停车场眼中,所谓名车,就是最受青睐、最保值的优等车。也许你是五六十万的豪华车,可因为品牌太小众,以至于小偷都不愿光顾,那就停到五六万的小车旁边吧。作为跨国企业的车商或许自视甚高,但在这种场合,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对车主们来说,最希望的就是用10万元的价格买到30万元的车款。于是业界泛滥“豪华大气”的风潮。然而,是名车抑或非名车,市场自有定论。就连保安都知道只能坐两个人的跑车,无论如何都要比普通的12座面包贵几十倍。于是又有改装店专门卖名牌车标给那些国产车主,让他们盖住原来的LOGO,聊以自慰。这些人如果跑到南站停车场去,也许就是最有快感的一群。
停车场如果改一个提法,比如“高档车”改为“易受损车”,必然发生舆论的180度逆转。因为分区之纠结,本质是社会阶层的问题。每个人努力一生,都脱不开一个隐藏着的“终极期待”:别人如何看自己。大家都在用尽身心和资财去比拼,只为让人高看自己,哪怕一眼。而经济社会中,人生价值是由获取商品的数量和价值衡量的。人需要商品代言自己。在长长的品牌梯阶上,有着一大群对号入座的消费者,消费阶层由此形成。可如果由停车场去安排,那就捅破了人们身份的面纱。
社会闸门无处不在,高标价可以排斥低消费,金银卡可以区别身份,银行贵宾室可给大款以私密空间,机场贵宾通道可让常客免排队。被验明正身后,VIP们会理所当然被安排到更优越的区隔上。这一切都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制度设计,然而贵客们多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商家的资源而已。获益者自视不凡,草根们暗里“仇富”,这都是中了商业逻辑的圈套。
南站停车场无意中做了一个社会实验:不是考你的财商,而是考你的情商。如果你深谙商业社会本质,或许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你不能超脱,那也可以发奋图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车停到旁边那一模一样的水泥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