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平均油耗6.3升非易事
[ “现在车市不好,价格战很凶,优惠几千元是常事,即便政府没有补贴,汽车厂商也会给消费者让利,决定销量的还是产品的口碑以及品牌知名度” ]
虽然国家出台了利好车市补贴政策,但在高额的技术升级投入面前,国内大多数汽车企业对此却并不兴奋。
国务院16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但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前两年在同样产品上高达100多亿的政府补贴,这次的政策更可视为一种鼓励信号,提振消费信心的作用大于实际的补贴力度。
更何况目前车市终端价格战愈演愈烈,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降价比比皆是,数千元的官方补贴在实际拉动销量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如果能进一步辅以降低小排量车的税费政策,则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意义更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技术升级路漫漫
按照现行规定,工信部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将纳入补贴范围的节能汽车门槛提高,百公里平均油耗从6.9升降低到6.3升,并于2011年10月19日公布了仅有49个车型的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
目前能够获得节能补贴的车型仅为进入第七批目录的产品,而《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今后能够获得节能补贴的车型同样需要进入工信部目录。
这就意味着,如果百公里平均油耗不能做到低于6.3升,那么就意味着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将拿不到政府3000元/辆的补贴。
“这对于国内大多数汽车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位于北方某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技术研发主管告诉本报。
该企业没有一款产品入围去年的新目录,“我们没去申请,我们正在研发搭载缸内直喷发动机的产品,但进展没有那么快,而且这块的投入并不小,估计两三年之后才能上市。”
该负责人并没有透露技术升级需要增加的成本总投入金额,但他透露,现在做一台好发动机的投入差不多占整车投入的三分之一,“假如一辆车5万元,基本上发动机成本要在1.6万元左右。”
自主品牌的技术升级压力普遍较大,从第七批节能汽车目录的车型比例上便可明显看出,共49个车型中,合资企业31个车型占比超过六成,而自主品牌共入围18个车型,仅占37%。
较为严格的油耗标准对于合资企业同样是一道“紧箍咒”。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分别入围9款、7款、6款、5款车型,其余合资企业均没有上榜,据记者侧面了解,大部分没有入围产品的合资企业主要原因是没有提出申请,但也有技术专家认为,一些没有将最新节能技术拿到中国的合资企业,油耗同样不达标。
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工信部网站每月末的公布车型公告看,近期排量在1.6升以下车型节能车审核明显加严。
“自从去年9月中旬开始明确提高油耗标准,各企业开始加速新车的油耗目录的申报,从申报效果看,去年11月1.6升以下排量的新车申报中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占总量的58%,12月突破到73%,但从今年1月开始的申报达标比例明显下降,2月仅有34%的车型达到新的补贴标准,3月更是低到23%。”崔东树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惨淡的车市对汽车企业盈利能力是较大考验,利润下滑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比例自然会降低。
节能车未必畅销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目前仍然享受政府节能补贴的汽车产品,在低迷的车市环境中,也未必一片坦途。
以江淮汽车的悦悦车型为例,以综合油耗5.3升/百公里的佳绩入围节能目录,但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销量数据表中发现,该车型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份销量分别为225辆、312辆、406辆、653辆、866辆,在微型车排名中一直处于9~12位。
而悦悦在A00级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没有入围节能目录的比亚迪F0车型,同期的销量分别为2824辆、869辆、309辆、4500辆、8444辆。
上述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车市不好,价格战很凶,优惠几千元是常事,即便政府没有补贴,汽车厂商也会给消费者让利,决定销量的还是产品的口碑以及品牌知名度。
按照乘联会统计,根据60亿元资金可以补贴200万辆车的测算,假设平均每月销售15万辆获得政府补贴的新车,估计这次新增加的政府补贴能用到2013年6月。
兴业证券分析称,考虑到经济疲软,上述政策对汽车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小排量乘用车市场价格战压力。
资本市场对于该政策的反应更为积极。受该消息提振,股市周四早盘中,汽车板块表现良好,其中上海汽车(600104.SH)早盘收高1.78%,比亚迪(002594.SZ)收扬4.02%,长安汽车(微博)(000625.SZ)和一汽夏利(000927.SZ)涨幅逾2%,曙光股份(600303.SH)、宇通客车(600066.SH)等近10股涨幅也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