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资汽车企业中,中外双方的合作是两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说是矛盾,是因为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外是市场上竞争对手,而且双方在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同时,“市场换技术”的问题一直障碍着中外双方本应有的融洽气氛。
说是合作,是因为在合资企业内,中外双方抛弃各自母公司的利益诉求,在采购、生产、销售、传播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合资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虽然说有矛盾,但是合资公司的中方人员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以合资公司的整体利益为核心展开自己的各项工作。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合资公司的利益就是外资企业的利益,因此,中方人员在某些方面的努力经常被业内所诟病和误解。
比如,合资企业中的产品都是以外资品牌为唯一品牌,为了打开市场,中方人员必须竭力告诉消费者,这个外资企业与品牌的历史、所获得的荣誉、市场成绩,以及技术的先进程度和优势。这种不遗余力的宣传,间接地成为中方的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恰恰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你越说外资品牌如何好,其实就是在矮化自己的品牌。这种情况在合资汽车企业以及许多中国汽车企业的高层活动中是经常看到的情况。
比如,一家中国汽车企业的老总,在合资汽车企业产品上市时,总是要出现在上市现场,并发表一些贺词。其贺词当然不免是要说尽合资汽车即将上市产品也就是外资品牌的好处。而这位老总所在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中,也在生产着自己的本土品牌,而且本土品牌在品牌价值与市场形象方面一直很难实现高端突破。
殊不知,这位老总的贺词恰恰是在加深着中外品牌之间的这种鸿沟。
在中国汽车产业从1970年代末期开启合资模式以来,中外品牌的差距不断拉大的“突出贡献者之一”少不了中国汽车企业高层的维护。即使在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自主品牌的今天,合资汽车企业中方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是,一些汽车企业集团还将合资汽车企业中外资品牌的市场业绩作为集团实力的重要部分之一。
当然,从纯粹财务的角度看,这无可厚非,但是财务代表的毕竟是一种公司静态的发展状况,却如何也不能体现出中外品牌之间竞争的残酷。
尽管如此,我们从合资合同的角度分析,从收入与利润的角度分析,中方人员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违背任何的职业道德,而且中方人员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只不过这种义务的付出,却恰好伤害到了自己。
但是,在合资汽车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却发现另外一种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中国汽车企业的反思。
合资汽车企业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与消费者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这种利益冲突的表现经常的在于,合资企业在宣传过程中往往有夸大事实的现象存在。比如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油耗等等。而且合资企业还经常拿着外资品牌在历史与世界市场上的诸多荣誉说事。但是历史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
这种夸大的宣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并没有造成消费者人身安全、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因此也不易为人注意和察觉。
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当合资企业中外资品牌的产品出现了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人员却一味偏袒、隐瞒,甚至通过自己中国人的优势,去和媒体公关,和政府相关部门疏通,却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置之脑后。
当跨国公司的利益与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合资企业的中方人员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是保持超然中立?还是站在外资一方或者中国消费者一方?
如果站在消费者一方,合资汽车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失,自然在合资汽车企业中占到50%股份的中方也会受到收入与利润的同等伤害。
如果站在外资企业一方,那么就会完全被商业化所蒙蔽了眼睛,同时会造成许多中国的消费者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受到伤害。而这些中国的消费者中,可能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等等。
超然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出选择有时候是很困难的。不过我们看到的是,许多的人是选择了外资品牌一方,而放弃了中国消费者。
这种站队的结果,从短期来看,在保护外资汽车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让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是从长期来看,中方的利益恰恰丧失了一次次良好的时机去重创外资品牌。
当外资品牌的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中方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让外资感受到真正压力的时候,外资固然会在产品与技术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中方的这种坚持也必然赢得他们的尊重。
最重要的,利用这个机会打击外资品牌的时候,就是让中方本土品牌吸取教训、争取更多消费者的时候。中方绝不是在这个问题上落井下石,是因为中方在坚持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同时,客观上会起到提升自主品牌的作用。
因此,中方在合资汽车企业中不必去当所谓的救火队员,更不需要充当外资品牌的保护伞,中方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消费者第一的态度。只有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才能让我们掌握到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真谛。
合资汽车企业只能是一种过渡,真正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的还是那些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