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能够保证绝对安全,自身没有任何危险和隐患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许多交通事故中,车辆的安全气囊都没有及时打开,造成当事人受伤甚至有生命危险。而在另外一些事故中,安全气囊打开后对乘员特别是儿童又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打开或者不打开,安全气囊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看来,我们对安全气囊的好处和不足应该重新加以审慎的评估。
安全气囊的来历
1952年起,美国工程师赫特里克在一次驾车中,为了躲避一个障碍物,立即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同时,他和妻子都本能地伸出手臂,来保护当时正在前排中央座位上的女儿。虽然有惊无险,这位自学成才工程师却从中受到启发。他想必须有一种保护装置,在紧急制动或是碰撞时能代替手臂去保护前冲的驾乘人员。他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设计出了一种汽车缓冲安全装置,其原理是在发动机罩下装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促使一个滑动重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以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从而可以使车中人员减少伤害。1953年8月18日,赫特里克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专利证书,这就是安全气囊的雏形。1980年12月,奔驰汽车S-Class成为第一辆正式销售配有气囊的汽车。此后,陆续在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生产的汽车上开始安装,最终成为了新车的标准配置。最初的安全气囊只有安装在方向盘中央的一种,只保护驾驶员。这种气囊又称为“司机安全气囊”。随着时间推移,保护副驾驶、侧方、车顶位置、乘员膝盖的安全气囊陆续诞生,6气囊、8气囊的新车配置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一些豪华车配置了30多个安全气囊。
气囊打开有前提
从原理上看,安全气囊是个能完美保护车上人员的装置。可现实是,通用在上世纪70年代安装了一万多套的气囊后,一度停止了气囊的生产。当时的原因为以下几点:气囊设计经验不足、对人体事故损伤研究不足、气囊本身的安全性有问题、民众不接受、价格偏高。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之前的问题得到解决,加之民众对汽车安全越来越重视,安全气囊得以快速普及。但也有许多问题依旧存在,有待解决。
现在安全气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碰撞判断。现实中汽车碰撞的具体情况很复杂,无法在实验室中一一模拟。而气囊也要避免意外点爆,除了无谓的经济损失,点爆时的巨大声响和体积膨胀也会惊吓乘员,反而制造事故。比如汽车行驶在十分坑洼的路面时,安全气囊的控制器就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去引爆。在比如汽车在低速急刹车时,气囊也不应引爆。换言之,气囊不能太“敏感”,否则会造成经济损失乃至事故。另一方面,气囊也不能太“迟钝”,否则就失去了保护乘员的作用。在“敏感”和“迟钝”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控制器的任务,也是各家气囊生产公司立身的根本技术,通常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完善的。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现实中的碰撞情况各式各样,无法在实验室里全都被模拟。一旦发生事故时,控制器有可能会作出误判,这也是许多交通事故中气囊失灵的根本原因。
乘坐位置很重要
完善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这是厂商正在做的事情。那我们在开车和坐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来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首先一点,就是时刻系上安全带。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和中国安全气囊的类型先关。气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体积很大、不系安全带也能保护乘员的。还有一种是体积较小,需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达到保护效果。这种气囊主要在欧洲市场应用,因为欧洲强制要系安全带。第二种气囊造价低廉、响应快,我国国内主要安装的是这一种。如果不系安全带,那就完全达不到被动安全系统的保护效果,甚至很可能被弹出的气囊伤到。
还有一点,就是正确的乘坐位置。因为安全气囊都是参考标准的乘坐位置而设计的。就驾驶员而言,若他离方向盘过近或过远,则称为离位乘员,而气囊对离位乘员有较强的伤害作用。以驾驶座侧气囊为例,根据美国相关的尸检报告,如果气囊点爆时尸体胸部靠在方向盘上,则肋骨被气囊打断。若胳膊靠在转向盘上,则气囊会使胳膊骨折。这是因为,气囊在引爆时速度极快,有很大的侵略性,位置不当就会反被其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