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合资企业干“自主”,政府没必要强求,不要幻想外国人会给你留有空间。
· 没吃外资的饭,也没有用资源去换什么!一直坚持“长城造,中国车”,反而出口汽车,去占领国外的资源,因此,我们是很自豪的!
在中国汽车业界,与一些“明星老总”形成鲜明对比,长城汽车的当家人魏建军以做事低调、深居简出而闻名。真正接触到了,他又是一个真诚到可以向访者敞开心扉的企业家。
10月20日,国际商报记者采访了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
通过品类优势打造国产品牌
国际商报:近段时间,自主品牌发展出现波折,而长城汽车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为什么?
魏建军:长城具有最简单的组织、最简单的业务,并且产品也很简单。我们思考的不是单纯地“做大”,而是思考怎么才能做到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应当怎样做?还有一个思考是做好作强,使有限的资源更“聚焦”。
我们更为关注经营质量,聚焦于简单的三个品类:即SUV、轿车和皮卡。具体地说,长城在SUV方面有一点优势,即市场占有率第一;轿车是刚刚进入的,腾翼C30比较成功;皮卡虽然整个市场总量不大,但我们关注、并且非常关注这一品类,毕竟长城皮卡连续13年国内市场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30%。
轿车方面,我们主要是做A级车,也一直在说A级车。虽然也曾经策划过B级、C级车,但以长城目前的能力和品牌,做C级车有很大的风险。所以,长城要坚持做好A级车。首先,A级车的数量比较大,主要面向家庭,定义清晰,我们的产品要高端一点,定价能力更好一些,向合资企业的产品上看齐,不能低质低价。其次,就市场而言,A级车是很大众化的市场,我们聚焦在这一领域,“通过品类优势打造品牌”。
在这方面,我们有足够的经验,如长城皮卡就很有价值,定价能力很好;而SUV产品也较多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下一步还要全线打造SUV系列产品,即A、B、C、D各个级别的SUV产品,在整个SUV品类里做出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让品牌更有内涵,更专业。为此,我们把SUV品牌独立出来,统称为“哈弗”,在视觉上、在网络系统上都独立开来。
我有一个观点:“看牙病,不必找全科医生”,从品类上做专,这也是长城的战略思路。
腾翼C30的成功在于质量
国际商报:长城进入轿车领域后,也曾经有过精灵、炫丽等多款车型,直到腾翼C30才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那么,您是怎样看的呢?
魏建军:首先说对于轿车的理解,腾翼C30的成功在于定价比新赛欧高一点,两个产品几乎同时上市,但腾翼C30的销量高于新赛欧约三分之一。尽管它有雪佛兰商标,而我打长城品牌。
在我看来,购买6-7万元汽车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不是很大,腾翼C30的成功还是在于质量,它不比合资企业产品差。
在开发产品时,不光看品牌,两款车相比能否卖得好。重要的是要比质量、比性能、比精致、比舒适。6-7万元的价格区间,只要自主企业做得很好,即使是在7-8万元区间也没有问题,消费者还是需要讲实惠的车。但是,1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就大大增加了。当然,腾翼C30之后的产品也未必都会成功。
国内企业做汽车较晚,品牌不行,这才是它的增值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不做品牌,而是在研发环节就是要比车,不谈别的。比如,我们在做哈弗 H6时,对品牌的关注度就很强烈,一定要比合资更好,并且好得多。同时,哈弗H6也是全新升级,真正做好了,就一定能超过合资品牌。
国际商报:近来,汽车质量似乎成了各大集团老总必谈的内容,您怎样看?
魏建军:想要真正理解汽车,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汽车产业必须国际化。长城汽车的所有产品都按照海外的最高标准,尽管欧洲与北美的法规、标准不同,我们为此付出的非常多。
买来的技术都是比较陈旧的
国际商报:在汽车产品开发方面,长城的对外合作是怎样展开的?有怎样的历练?
魏建军:与国外合作是一种必然,好的东西更应该采纳,相反的也要勇于担当。几年前,我们有一个柴油发动机项目,外方提出的技术转让费高达1.5亿元,而且排放只能满足国3标准。长城方面希望把价格“杀”到5000万元,对方不同意,我们就自己干。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我们做成国内最好的柴油机,噪声控制得很好,排放标准可以达到国5标准,而费用只有3000万-4000万元。更关键的是使自己越过技术门槛,之后的发动机都是长城自己搞的,整个汽车行业多年的梦想在民营企业得以实现。
国际商报: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您怎样看待购买国外的技术?
魏建军:说实话,买来的技术都是比较陈旧的。之前,国内同行比较迷信,因为汽车产品开发是一项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设计公司都完成不了。国外设计公司有很多理念、好的趋势,在欧、美、日设立研发中心,无疑具有全球化开拓视野。但是,长城与其它公司没有整车的合作,只是部分合作。完全依靠国外技术公司,失败率在90%左右。主要是从设计到产品的转换非常慢,设计与企业双方都不适应,并且成本太高,导致从设计公司的概念到企业的工程化较难。比如,我们的一款小车——精灵的质量是非常好的,但一个AT车型的转换就比较慢。
目前,长城所进行的都是并行开发,设计、生产、配套、物流等都同时进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并行开发成为可能。尽管很多企业还在买外国人的设计,而我们坚持自己开发,正是所谓的:“中国造、长城车”。长城汽车做的是自主创新、真正的自主研发;而那些买来的技术,只能是有产权,无知识。
国际商报:长城在国际合作学到些什么,还看到那些问题?
魏建军:我们真诚希望自主零部件企业得到发展。在零部件方面,国家的关注较少,支持力度也不够。汽车是集成技术,整合资源更重要。因此,自主零部件企业应该更有话语权和竞争力。这方面,长城一直在做努力。如,支持一家辽宁的柴油发动机共轨装置生产企业,别人也许看不到希望,但长城的实验室,就是这家企业的实验室,希望他们得到发展。
不要幻想外国人给你留空间
国际商报:问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对于近期合资企业蜂拥而上干“自主”,作为真正的自主企业的掌门人,您怎么看?
魏建军:其中的有些车可能会不错,如果要真干可能会行,大部分合资企业是假干,拿落后的产品当“自主”。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合资企业干“自主”,政府没必要强求,不要幻想外国人会给你留有空间。自主汽车在小一些车型上,不断提升定价能力,抢外国人市场的是我们,不必考虑他们的感受。自主品牌必须考虑如何把价格定得更高,好的产品不是便宜的产品,然后才是对量的追求,既有价格,又有不错的数量。否则,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效益,无法摊销成本。
国际商报:之前曾多次传出长城与国外公司合资的“绯闻”,之后都不了了之。
魏建军:民营企业是很难谈成合资的,因为我们没有学会让步、不会做不切实际的承诺,更不会谋求个人在合资企业的“位置”。
国际商报:可是合资企业风光得很呐!
魏建军:合资企业吃的是国家政策资源,否则早就完蛋了!我们很自豪,没吃外资的饭,也没有用资源去换什么!一直坚持“长城造,中国车”,反而出口汽车,去占领国外的资源,因此是很自豪的!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干,他们是靠国家扶持的,吃什么“软饭”,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国际商报: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不是很缓慢,也很孤独?
魏建军:长城根本不孤独,我们获得很多认可,甚至是没有不认可的,最自豪的还是企业发展没有盲目性。虽然我们有“十条失误”,但正确的事做得更多,至今依然很稳定,打下一定的基础。长城的发展之所以比较稳健,最重要的是从高层、到中层,再到整个队伍都不容易,流动性很小。虽然看着慢,还是失误少,有失误也不是致命的,否则就满盘皆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