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交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9日上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向社会正式公示《深圳市关于进一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提出了6大方面共25条具体措施,力图通过一套组合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包括备受关注的调整停车收费政策,路边停车收费政策,奖励机动车停驶等措施。探讨交通拥挤收费可行性的工作也提上日程。
调整停车收费政策 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
为适当提高拥挤区域机动车使用成本,调控拥挤区域交通流量,《意见》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按照一类区域高于二类区域、二类区域高于三类区域(一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相对充足、停车严格控制区,二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相对较好,停车较严格控制区,三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一般,停车一般控制区)、路内高于路外、峰期高于平期的原则,深圳将研究推出以下措施:
深圳将研究提高非居住区公共停车场白天的收费标准,减少小汽车交通的上班使用;保持居住区停车收费相对稳定;实施路内停车收费。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占用市政用地的临时停车场和路内停车的收入上缴财政,纳入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按照区域差别供应的原则,在现行三类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扩大一类区域、二类区域范围(具体区域划分另行颁布)。”《意见》提出,结合新的停车分区,按照加大居住地、平稳商业区以及降低工作地停车规划供应的分类供应原则,进一步优化配建标准。
《意见》还提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停车费实行定额管理制度,额度外停车费财政资金不予支付。而对于特别拥堵路段或区域,探讨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性。
深圳市交委副主任于宝明表示,白皮书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政府政策导向性文件,主要是表明政府政策的方向,一般不会包括具体详细的措施,因此具体的新停车费标准,不在白皮书内提出。具体措施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细化提出。
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
为加强机动车出行管理,减少道路交通压力,《意见》提出应以大运会“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研究制定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等政策,建立健全“绿色出行”跟踪检查和后续评估机制。
《意见》提出,在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活动,要提前向交通、交警等有关部门申请,做好相关交通疏解预案。《意见》鼓励发展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和单位班车服务。逐步允许单位班车、校车、9座以上客车使用公交专用道。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制、错时上下班等措施。倡导家居式办公(SOHO)、电视电话会议、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鼓励使用物流公司配送,推动电召“货的”发展。
打通多条道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至2015年,力争完成原特区内61项普通主次干道建设和改造工作。”《意见》提出,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应继续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格局。打通梅林布心通道、玉泉路东延,分流北环路短距离交通;打通红荔路西延段,缓解深南大道交通压力;打通田贝二路,缓解笋岗路交通压力;打通福民-福田通道,分流滨河大道短距离交通;打通华富-福田、华富-八卦三路,缓解皇岗路交通压力;加快侨城东路北延工程建设,缓解香蜜湖路交通压力;加快科苑路北延、沙河东北延的工程建设,缓解沙河西路交通压力;打通学府路、创业路,缓解桂庙路交通压力。
另外,《意见》还建议推动城市外围地区轨道站点的停车换乘小汽车停车场建设,以减少进入中心城区车辆。改善旧居住区的停车条件,因地制宜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办公楼内停车位在办公时间以外对周围居民开放,规划夜间路内停车位。近期在全市规划建设约12万个夜间路内停车位,约3万个全天路内停车位。
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 引导公众合理出行
《意见》提出,制定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和拥堵分级标准,建立热点及重点片区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测机制。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广播、交通信息屏、移动传媒等手段向社会发布路况信息和交通拥堵指数,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线路。针对不同交通拥堵等级,组织制定交通拥堵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治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而关于热点片区的交通综合改善,《意见》提出要滚动开展交通综合改善工作,编制片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系统安排重大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交通改善等“短平快”交通改善工作。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近期完成车公庙、坂田华为等重点片区的交通综合改善工作。
何时在竹子林试行路边停车收费尚不明确
深圳市交委于宝明表示,选择竹子林试行路边停车收费的原因是:竹子林片区相当拥挤,该片区的地铁和公交是比较齐全,停车场也较多,但路边停车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希望用政策引导市民多用公交,并提高个停车场的利用率。目前没有明确的实施时间和具体实施办法,要等具体措施政策出台后才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