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起,深圳“红的”燃油附加费从2元上调至3元,深圳成为全国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最贵的城市。
深圳“红的”燃油附加费上调整整一个月,不仅乘客抱怨,出租车司机也不领情。
“打的”太贵乘客抱怨
燃油附加费上调后,有网友在深圳新闻网说,为何汽油涨价要由消费者独自承担呢?不论长途还是短途都一样交3元,这合理吗?
随着油价上涨,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开收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记者发现,在所有征收的城市中,深圳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最贵。北京、广州、重庆、南京等城市的燃油附加费是2元;武汉、杭州、南昌等城市的燃油附加费是1元。在北京,起步价内不征收燃油附加费。
外地游客向记者抱怨深圳“打的”的价格过于昂贵。哈尔滨游客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昨天从会展中心“打的”到红桂酒店,加上燃油附加费一共花了35元左右。来自香港的“优优”告诉记者,她从罗湖口岸“打的”到金光华广场就花了13元。“优优”说,感觉好像刚坐上车就下车了,起步价才10元,可还要为此多花3元燃油附加费。
在香港,出租车不征收燃油附加费。记者查询香港运输署网站后发现,香港市区的士起步价为18港元、新界的士收费起步价为14.5港元;大屿山的士收费起步价是13港元。 按港元与人民币汇率计算,深圳“打的”价格与香港不相上下了。
的哥:短途客少了很无奈
在深圳各口岸和出租车站,一提起燃油费上调的事,“的哥”们也是牢骚满腹。
部分司机表示,燃油附加费上调也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司机李师傅昨天告诉记者,这一个月来,短途客少了不少,很多乘客认为要多花一元钱,宁愿搭乘地铁或公共汽车。
增加1元燃油附加费似乎仍然弥补不了上涨的油费。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一班出租车一天拉30个客人计算,每名客人1元,每月大概增收900元。可是一辆车每天的油费就高达400元,加上每月要缴纳的管理费, 多出来的一元钱燃油附加费实在是“凤毛麟角”。
质疑:涨价还是太突然
深圳此次燃油费上调从宣布涨价到正式实施,仅有一天时间。
网友“有话就说”认为,出租车行业不仅是盈利性的,也有公益性、服务性,不该将油价上涨的成本,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是应该由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承担。
法律界人士则认为,涨价要公开透明,应该举行听证,不能说油价一上涨就把整个负担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出租车司机。很多乘客还认为,让短途客和长途客付同样多的燃油附加费,这显然不公平。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油价上涨的压力下,出租车司机更希望能够降低“承包指标”的份额,真正为司机“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