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缺失让市民遭遇零距离换乘“最后一公里”尴尬。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多条地铁线将在6月30日如期开通,但因自行车无处可放、无人管理,“自行车+地铁”的模式难实行。
“最后一公里”的尴尬
随着多条地铁线相继开通,很多市民都会面临换乘问题。住在岗厦城中村里的杨先生,每天要走15分钟的路程才能到达岗厦地铁站,接着转乘地铁到老街上班。在他看来早上走路的15分钟完全可以用自行车代步,然而因为找不到自行车停放点而作罢。
不少市民认为,从地铁口到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打车不划算,走路又有点远,骑车无疑是最方便的方法。网上呼吁增加自行车停放点的声音也不少。在地铁族网站上,就有网民呼吁在新开通的1、2、5号线的出站口增设自行车停放点,打破“最后一公里”尴尬。
多个地铁口自行车无人管
据了解,目前深圳地铁站点中只有白石洲、高新园、深大等站点设有停放点。记者走访了多个地铁口自行车停放点,发现停放点无人管理导致无人敢停放。
在白石洲地铁站A出口,一位把自行车停放好的市民说,“自己住在白石洲,要到天安数码城上班,每天骑自行车转乘,但时常担心没人看管的自行车会被偷,之前丢了一辆,现在买了辆二手生锈的。再丢一辆车就不骑车了。”他说。一位负责附近公交站区域管理的巡逻员表示,自行车停放点处于无管理状态,经常有人反映丢车。
在深大的C出口,记者没有发现有自行车停放,而记者在周围查看了一下,发现有近20辆自行车停放在高新产业园区内距离出站后约100米远的空地上。据保安人员介绍,有部分自行车车主是园区的人,有一部分是要转乘地铁的人放在这里。大家都乐意放这里,这里至少有人管理。
今后将规划自行车停车场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委网站了解到,根据规划,深圳轨道交通二期100多个车站大部分都设有自行车停车场,以方便市民骑车去坐地铁。让自行车接驳地铁,将会更加便利市民的出行,也能够使地铁系统的覆盖范围更加广,减少自驾车出行几率,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早前召开深圳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座谈会上,深圳市有关部门代表表示,将通过在部分重点片区设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多项措施,结合轨道二期的建设,在轨道交通换乘点和大型公交场站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如何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地铁站点建自行车停车点?深圳市泛珠三角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邓耀庆表示,首先要规划先行,从规划上预留建设,容易实现目标;二是动员站点附近单位小区兴建,政策上给予支持;三是技术创意,建设立体式多层式自行车停车位。
多个城市地铁自行车无缝接驳
北京:今年北京地铁启动公共自行车试点,先期投入200余个站点、1万辆左右自行车,方便短途出行和公交接驳。
上海:2011年底前,上海自行车租赁网点总数达1200个,届时网点平均间距500米,每个网点停放自行车42辆。
广州:2012年前,广州地铁拟在80个站口建25971个自行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