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车市即将面临的萧条,运通集团如何利用产品和管理这两个方面的竞争力来度过难关
经销商集团化发展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分散风险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经销商集团化发展,特别是跨地区进行全国布局的经销商集团,同样又会面对很多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作为一家运营良好的汽车经销商集团,运通集团运营副总经理张建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他们的集团化凭借的是一套好的运营管理体系。
运通集团目前在北京和哈尔滨两个地区共有13家汽车4S店,其中北京7家、哈尔滨6家。其地位有个数字可供参考,即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评选的2009年全国汽车经销商50强的排名中,这家经销商集团位于第16位。
运通目前正步入战略扩张期,而当集团稳定发展、以及市场异常时,张建华认为“我们一定要以运营为主”。经销商要在未来胜出,首先就是在今天现有的市场做大。先占领市场份额足,如果份额被人拿走,那等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就很难再收回来了,“所以我们第一就要做大市场份额”。
经销商在产品和管理这两个方面的竞争力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张建华对《汽车商业评论》解释说,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要赢得市场一个是选对项目,一个是要有好的管理,这被认为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好的项目必须要靠好的管理去支撑,而没有好项目,管理付出的精力再大,也不可能实现盈利,企业也不可能实现长久。
一是由于某些品牌盈利弱的经销商集团会首先受到冲击;第二就是当利润越来越薄的时候,那些管理体系混乱、成本控制能力差、客户盈利能力弱的经销商集团也将会退出。
在变化中选对产品
中国的汽车市场从2001年出现大发展,一个个大的经销商集团也得以成长起来。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媒体以及一些行业组织一直认为主机厂与经销商间存在不平等、主机厂在同一城市中的经销商布局过密,但随着市场的扩大,这些经销商集团每年还能完成漂亮的销售业绩,并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张建华认为中国的经销商现在发展得还比较好,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壮大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大多数经销商并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竞争力。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往往就能令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陷入破产边缘。因此企业要居安思危,认真部署未来的发展战略。
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选对合适的代理品牌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运通的选择是那些能够支持品牌专营化4S店模式的品牌。
中国的汽车4S经销模式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个时间中国的商业运行环境决定了4S模式成为主流,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提升,国家对车辆的管理以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日益清晰后,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的4S模式肯定会分化。
这种分化有两种趋势,一是中高端品牌会继续向着品牌专营化的方向去发展,因为这些品牌的利润能够支撑4S这种模式的庞大支出;而一些低端品牌逐渐还会恢复到大卖场或售后服务店的那种模式。
张建华说:“低端品牌可能还是‘4S店’,但绝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4S’模式。”因为这部分消费者承受不了这么高贵的售后服务和保养。还有那些车本身没有那么高的技术,社会上的一般人员也能够修。
运通会去选择那些适宜我们去做4S模式发展的、支撑4S店这种经营的品牌。对于将来会重点发展哪些品牌,张建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运通从来不给自己设定框框。
在选择品牌的时候,运通都会分析这个品牌包括产品的定位,以及后续产品的开发,未来能否支持4S店的经营、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张建华觉得,尽管集团现在没有自主品牌,但只要其适合4S的经营模式,未来肯定就要积极申请去做,哪些品牌不能支持4S店的发展那肯定就不能做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其目的就是盈利,只有那些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由于汽车市场的发展是变化的,运通集团经营的品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1年运通集团进军北京后,所代理的第一个品牌是南京菲亚特,但随着南京菲亚特的解体,运通被迫放弃了菲亚特品牌,转而代理更适应北京市场并且能够支撑4S店继续发展的上海通用别克品牌。
2010年5月,运通集团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退出代理多年的海马网络,改为代理东风本田。记者采访时,该店正在装修当中,预计新店将在2011年2月开张。
“并不是我们与海马的合作不好,也不是不合作”,张建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之所以提出退出海马网络,因为海马的产品在北京已经没有继续盈利的空间,而海马的车型更适合目前正蓬勃发展的二三线市场,或者说这个品牌的产品应该向着4S模式的另一个方向发展,以目前的消费对象以及消费者所能承受的空间,在北京市场已经很难盈利。
但张建华认为当初集团选择海马是正确的决策,因为当时海南马自达可以说是一个合资品牌,企业的车型等各个方面跟市场也是吻合的,北京的市场对这个品牌也是接受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本身发生的变化,运通已经明显感觉到海马的产品已经不再适应北京市场的发展。
设计好的运营体系
1983年进入汽车修理行业,张建华从维修工开始,到综合修理厂的副总,并从实践工作中逐渐体会到管理流程的重要性。从2003年进入运通集团后,他又从运通一汽-大众的服务经理做起,逐步成为服务总监、总经理,最后成为集团的运营副总。
张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机制,并考虑这种机制的可靠性和可执行性。
目前运通一汽-大众店的管理流程基本就是张建华当时创建的。一个4S店现在每天大概有100多辆车进厂,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那企业的自动化运转能力就很难保障,就无法实现对客人的承诺。企业日常的管理诚然离不开沟通和交流,但如果每一步都要去沟通,都要协调,那企业的效率肯定上不来。
上升到集团层面后,张建华更是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一定要靠制度、靠流程来实现管理”。
作为一家要在全国进行扩张的经销商集团,张建华的集团管理体系共有三个层面,首先集团是一个管理和战略的层面,而地区是一个执行和整合层面,品牌店是一个经营层面,目的都是实现股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三个层面实行逐级负责制。
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运通的集团管理不是一个单线负责制,比如说他本人不仅要向集团总经理负责,还要对集团负责运营的管理班子负责,地区的运营体系要对集团的管理运营体系负责。
运通集团对于地方店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经营业绩的考核,集团将会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主机厂的产能来决定品牌店的任务;二是对品牌店的组织结构、形象建设,人员配置、业务管理上进行把控,以保证这个4S店能够实现持续有效长远的发展。
集团作为一个更高层面的监管机构,能集中更好的人员来给品牌经营作指导,另外集团能够达成系统内品牌店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甚至通过一些资源整合给品牌店作指导。这个平台包括交流沟通的平台、培训的平台甚至信息共享的平台,整合各个不同厂家优秀的管理理念,对品牌力稍弱的品牌店进行指导。
特别是在汽车装饰用品、汽车金融保险、以及二手车方面,运通集团将这些服务称为衍生产品或附加产品。“衍生产品的盈利能力决定了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张建华说,从2003年到2006年那个经销商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这些衍生服务拯救了无数的经销商,因此面对变幻莫测的2011年北京市场,运通有理由认为衍生产品将决定4S店的盈利和竞争能力。
运通集团在北京有一个共享的用品中心,一个保险管理部,这两者都是独立于集团售后服务和销售的部门,是整合集团资源实现地区内共享的一种公共资源,为集团下每一个品牌的经销商提供一条龙服务,并实现盈利。
对于用品中心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与所代理的品牌没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且消费者需求旺盛,利润点相对高,因此集团实现集中采购和集约经营。
而汽车保险是集团的一个战略项目,集团集约做保险能够做到政策统一,并能为消费者争取到更多利益。尽管在销售过程中可能让些利,但消费者一旦在品牌店上保险,那消费者在保险期间的验车、出险以及维修服务在这做,因此后面的利润就全部留在店里了,并且保险还是加强与客户沟通并留住客户的一种手段。
适时扩张与不着急上市
运通集团2010年5月进入战略转型期,并在2010年11月1日正式完成北京和哈尔滨两个市场的整合。为了完成两个市场的有效整合,张建华陆陆续续在哈尔滨待了三个月的时间,整合了两个市场的沟通平台,以及管理体系、运营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重新整合后,运通集团的发展分为战略和运营两个方面——战略是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扩张速度、选择代理品牌及建店地址。战略层面主要由运通集团董事会负责,张建华也会参与意见,但主要是为将来的运营服务,不参与决策,而在执行或运营层面则由张主要负责。
张建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我们这次管理体系整合的目的,是站在进行全国布局的角度上去构建运通未来的体系。”
对于未来五年,运通集团尽管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扩张数字,但泛泛的来说也是几十家的目标,张建华表示在允许的情况下,只要感觉这个市场可以做,能够有盈利,“那我们就去做,但如果我们感觉今年很好但明年不一定赶上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来,那就不去做了,因此从战略这个层面上来讲运通不给自己套框框。”
长期以来,运通集团主要有汽车销售和房地产两大业务板块,但从2010年开始,运通已将战略发展的重点放到汽车销售上。运通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申请新店,因此集团内部已经积淀了足够的人才、管理和资金,包括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了解,运通已经具备了向外扩张的实力。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运通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江浙地区和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带,目前运通在成都已经有一家奥迪的4S店在建,杭州也有一家路虎4S店在建,预计两家店都将在2011年实现营业。目前是以发展豪华品牌为主,将来还会根据不同品牌的盈利能力进行扩张。
不过,运通扩张的全部资金来自集团内部,这家公司并没有将上市提到目前集团发展的战略上来。在张建华看来,中国经销商集团的上市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因为对于目前中国的经销商集团来讲,还根本没有自己的品牌,有的只是一个壳。
从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商,经销商集团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保证企业的竞争力,这才具备上市的能力。经销商上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搞清楚自己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张建华认为经销商上市后确实能够给企业提供扩大业务、争取到更优社会资源的机会,企业的财务体系、管理体系也确实更透明,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根据张建华的说法,运通并没有说不会选择上市,但现阶段还是以战略扩张为重点,并逐步创造出属于运通自己的品牌和竞争力。因为上市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规范企业,为了能给社会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