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记者采访了数十名市民和网友,请他们对改善深圳交通提建议。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终极措施。
改变双向车道数量
市民苗先生说,他在澳大利亚旅游时发现,像悉尼港湾大桥等许多市政道路,中间是没有隔离墩的,均使用红绿灯进行导向。以双向10车道为例,在上班高峰,由城郊往市中心方向会用绿灯开通8条车道,来应对进城上班的大量车流;而反方向出城,则只开通两车道。下班高峰的时候,会反过来,为出城的车辆开通8条绿灯车道。
苗先生表示,像梅林关口、布吉关口等进出关口的道路,都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因为这些地方早晚高峰双向车流不均衡的现象很明显。
但市民魏先生认为,去除隔离墩的方法,在有些路段不太适用。因为深圳有多个繁华区,市民居住比较分散,没有明显的城郊、市中心的区分。像北环、滨河等路线,无论什么时候,双向车流都很多。
为“拼车”车辆辟绿道
市民叶小姐坚决拥护“拼车”。她认为,“拼车”不等于蓝牌车非法营运,而是与有共同上下班线路的人乘坐同一辆车,减少车辆的使用。叶小姐住在龙岗中心城,在福田八卦二路上班,她家里有车,但现在固定乘坐另一位黄先生开的车,他也是住在龙岗、工作在罗湖。
叶小姐强调,其实在国外很多城市,都鼓励市民拼车。比如新加坡,早晚高峰时有些路段不允许车内只有一个人的车辆通行。还有些城市,如果车内超过3人,有专门的“多人车辆”绿色通道可供行驶。
不能遇堵就扩路
在采访中,市民和网友对于改善深圳交通反映最多的,还是希望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等到地铁四通八达、公交车网络遍布全市的时候,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私家车出行,比如学习香港大幅提高停车费用、提高油价、提高养车费用等等。”市民胡女士表示,到那时候,大家完全可以不用自己开车,坐公共交通设施也很方便。
市民蔡先生同样认为发展公共交通是根本性、终极性的措施。他对现在政府部门动不动就扩建道路不认同,“车一多拥堵,就认为路不够宽,然后开始扩建改造,结果修路造成更加严重的堵车。”他表示,政府部门完全可将这笔钱投入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建设中去,“香港的道路都很窄,没见每年在扩建,也没有堵车。”
单双号出行、错峰出行
在昨日的采访中,有人提到实行车辆单双号出行。
但市民李先生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单双号限行只能是短时间、阶段性的行为。比如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前后,有阶段性效果,深圳大运会前后也可以尝试。
还有市民提到错峰出行,避开上下班高峰。市民包先生说,他住在梅林一村,上班时要么早一些,7点半左右就出门,要么索性到9点左右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