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 政策法规> "非典型"观察之车市政策面
"非典型"观察之车市政策面
2008年09月25日 00:24 来源: 车时代周刊 编辑:朱正光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股市行情的涨跌极大地受到政策的影响,车市亦然。2007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中,涉及到汽车产业方方面面的新政法规所产生的影响力将持续下去,它们汇合成了一个效力巨大的政策面。其中,以与税费改革和节能减排有关的政策最引人关注,其影响也最为深远。

       股市行情的涨跌极大地受到政策的影响,车市亦然。2007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中,涉及到汽车产业方方面面的新政法规所产生的影响力将持续下去,它们汇合成了一个效力巨大的政策面。其中,以与税费改革和节能减排有关的政策最引人关注,其影响也最为深远。
    
    两税合一
    
    为平等相待鼓掌
    
    利好指数:★★★★☆
    
    利空指数:★☆☆☆☆
    
    两税合一的基本要点有:统一实行法人所得税制;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格局:形成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格局;降低税率,具体税率的确定要参考国际上和周边国家的平均水平以及我国的财政承受能力,可考虑在25%~28%的区间;为保证改革的平稳进行,对外资采取过渡期的办法,减轻其所受影响;争取所得税改革与增值税改革联动进行。
    
    “这显然是振奋人心的政策”,某民营车企高层第一时间获悉企业所得税统一后,不禁大有感叹,2008年内资车企至少在税率和优惠政策上实现了与外资的平起平坐。确实让人欢欣鼓舞。
    
    回首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各个领域,尤其对当时刚起步的汽车工业来说,中外合资是跨越发展的捷径。借助10多种税收优惠待遇,他们超常规地奔跑在中国市场。看着外国佬们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名义税负为15%,实际税负水平为11%;而内资企业名义税负是33%,实际税负为23%,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更高达30%。两者相差10多个百分点——民族车企们当然心有不甘,但为大局,有什么不满也只能发发牢骚罢了。谁叫咱们当时就是落后呢?
    
    然而,一时的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斗转星移,自主车企们已然具备了竞争的实力,渴求一个平等的局面当然就被郑重地提到桌面上来。而施行了多年的优惠税率,却也不是说改变就能改的。
    
    从2000年,财政部着手调研两税合一的可行性,到入世后着手起草合并方案,再到2005年,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声疾呼,直至现今,这项酝酿六年之久的充满了政治敏感的法案终于拨云见日。收回优惠,一视同仁,结果当然是内资欢欣,外资难过,不过3-5年的过渡期也足够安抚外资们的情绪了。
    
    宏观出发,这项法案的出台及施行对于中国车市的未来无疑是一个利好。市场经济从来都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只有良性的市场才能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又快又好地发展。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只能用作一时,永久地凌驾于市场之上肯定与规律背道而驰。
    
    事件回放:
    
    ●2007年3月16日上午10时,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议,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进行表决,大会以高票一致通过该草案。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同时施行。
    
    核心内容:
    
    ● 对于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包括内资和外资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