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 生活八卦> 导演陆川--惊魂可可西里
导演陆川--惊魂可可西里
2008年07月15日 13:23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佚名 打印 手机阅读

       当他率领摄制组初次踏上可可西里这片茫茫戈壁时,还是一位刚学会开车,完全没有车感的新手。当电影《可可西里》经过近两年艰难的拍摄,圆满封镜的时候,他已成为剧组公认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一流的驾驶员。

       在青藏高原上那段历尽艰辛的拍摄历程,不仅成就了我国著名青年导演陆川的又一部电影问世,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这位新司机的驾驶水平。或许是目睹了太多的车祸,在可可西里的日子里,他忽然觉得生命在那里是如此的脆弱。 

       一天早晨,他和剧组驱车赶到盐湖拍外景,途中看到一辆大卡车与一辆白色的本田卧车迎面相撞,本田车的前脸和大半个车身完全撞烂,并紧紧地与卡车绞在一起,几个警察正从车里费劲地往外抬人。

       来青海之前就听人讲,在可可西里开车很危险,稍有疏忽就出大事,对这他早有心理准备。然而,一幕幕险情、惨剧这么频繁的在他身边降临,是他绝对始料不及的,最不能让他接受的,就是他的一位好友,专程来剧组探班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前亚洲区宣传总监葛路明先生,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可可西里。

       那天夜里,剧组的制片、监制等一行三人驾车接上刚下飞机的葛路明从西宁直奔格尔木。他们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聊着剧组的情况,谁也不会想到,大祸即将临头。在几十公里外的戈壁深处,有辆故障车停放在道路一侧的黑幕里,既没开双闪灯,也没在后边安放警示牌,只是在离故障车几米远的地上摆放了几块石头。当他们的车在快速行进中发现故障车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司机下意识地猛向左打轮,一半车身还是撞了上去。随着一声巨响,车上的玻璃全部粉碎,车身撞得严重变形,一根角铁直穿车内。那起事故造成一死三伤,他的好友葛路明当场死亡。在影片《可可西里》正式公映的时候,他在全片结尾加了一条字幕:“献给我们特别的朋友葛路明”。

       可可西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开什么样的车,都是尽可能沿着前车留下的辙走。因为可可西里的生态非常脆弱,稀少的植物一旦被车轮碾轧,要一百年后才能恢复。在那里,看似平静的戈壁往往危机四伏。特别是在夏天,地表坚硬,地下冻土融化,非常松软。有些沙地,更是暗藏陷阱,车子一旦陷下去就很难上来。虽说剧组租用的都是勘探石油的六轮驱动大越野车,可丝毫也不敢大意。

       一次到青海湖选外景,他开车拉着摄制组来到湖边,沿着湖岸寻找最佳角度。湖的四周是一层结得很硬的白色盐碱,为了更接近湖面,他一加油,将车开了过去。不一会儿,就听“咔嚓”一声,车下的盐碱壳被轧破了,车子往前一栽,两个前轮齐刷刷陷进了下边的烂泥里。他们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把车弄出来。他抬头看着天空渐渐泛红的晚霞,心里一阵紧张。刚到可可西里时,就听说前两年有个志愿者,因为晚上车子抛锚,被活活冻死在车里。在这昼夜温差20多摄氏度的高原,夜里气温能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要是不赶紧把这车弄出来,他们哥儿几个还真没准得冻死在这茫茫戈壁上了。

       应该说他们真的很幸运,徒步几公里翻过一道山梁,他们意外地找到了一户人家,一个放羊的老头,开着拖拉机拉着他们和几筐石板赶了回来,硬是把车开出了泥潭。

       和许多爱车的朋友一样,他也曾青睐过奔驰、宝马,也曾向往过法拉利保时捷,但自从拍完《可可西里》后,他对车的选择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认为车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要结实、环保。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