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 政策法规> 质监总局发力推行汽车召回
质监总局发力推行汽车召回
2008年07月15日 11:48 来源: 新闻晨报 编辑:朱正光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很多车商面对召回并不积极主动,这一行为很可能面临重罚。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指出个别汽车制造厂商存在对涉嫌缺陷质量问题隐瞒不报或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的违规行为。质检总局为掌握各方面情况,决定对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很多车商面对召回并不积极主动,这一行为很可能面临重罚。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指出个别汽车制造厂商存在对涉嫌缺陷质量问题隐瞒不报或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的违规行为。质检总局为掌握各方面情况,决定对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质检总局将严查“私下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表示,将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汽车4S级维修店或特约维修站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修理商对汽车可能存在的缺陷信息的处理情况、查看实施召回汽车修理更换的记录、查看汽车产品技术服务信息通报记录。国家质检总局将于9月底前完成此次专项检查工作。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质检总局还将派出专家组协助部分省市开展检查工作,对有违法行为的企业予以处理。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在开展该项检查前,将于本月27日、28日召开专门研讨会,对各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部署检查工作并进行执法培训与研讨。8月1日以后,召回制度将进一步扩容,全部载客车辆都将被纳入召回范围。

         

 国产车召回积极性不高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一年多来,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于部分产品强制召回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悉,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先后有27家汽车制造厂商实施了54次主动召回,涉及车型59种,召回汽车车辆42万余辆,其中有40个召回车型属于

 进口车。一汽丰田则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消费者的压力下展开大规模维修行动的车商。

         进口车和国产车召回数量方面的悬殊,进一步说明了国内汽车企业执行召回规定的积极性普遍较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一次召回的损失往往高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因此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对于召回的积极性并不高,而进口车的召回由于是全球同步行动,车商很难隐瞒。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