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很清楚,2008年看完北京奥运会,我决定进入汽车媒体行业,那一年的广州车展是我参加的第一个车展。然后我就扎在汽车媒体出不来了,于是一不小心就见证了中国汽车赶超美国成为销量第一,也见证了汽车行业28年高速发展的第一次销量下滑。十年有些好车消失了,也出现了更多好车,有些心心念念的小甜甜好车十年后会不会变成了牛夫人?那么就用这十年经历来来来聊聊车市的变迁,作为我的2018年总结。
广州车展的冷清与专业 汽车回到主角位置
还是以每年汽车行业的年终大会——广州车展作为基点聊开去吧。
记得开车走上琶洲大桥时,我跟同事说:“今年的车展似乎有点冷呀,都已经到会展中心门口了,广告牌竟然还没有排开,不大对劲。”事后发现很多同行跟我有类似的看法,都说今年的车展比较冷,这应该是我入行以来参加最冷的一届广州车展,最终全年销量也反应了这种冷清的后果。
早几年,北京和上海车展已经开始限模(车模),而不限模的广州车展其2018还真没听说哪个品牌的哪个大明星把哪个展馆给堵了。不知不觉在相对冷清的环境中,已经没有品牌愿意拿车模和明星来炒作了。
倒回十年前,汽车垂直网站作为当时的新兴媒体(是的,那时候汽车网站是汽车杂志和报纸看不起的屌丝媒体),我记得2008年的广州车展还专门做车模投票,每个展台都去拍,然后一张张上传,那个时候的互联网,美女就是流量的保证,没有哪个网站不做车模报道。
我记得做了个车模投票,第一名是来自奥迪品牌的车模,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就写了个奥迪车模。但过段时间我就知道车模的名字了,因为她已经家喻户晓——她的名字叫兽兽。
说实话,那个时候有些厂商根本就不怎么用心造车,为了出名开始各种吸引眼球。什么人体彩绘,干露露湿露露,透视装等等,总之怎么吸睛怎么玩。合资大品牌不屑这样比较LOW的搞法,于是就比谁请的明星大牌。我至今还记得北京现代请来都教授的新闻走漏了风声,整个展台都被热情的粉丝挤爆,被疯狂粉丝支配的恐惧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
疯狂的增长才会有这样疯狂的事情,2018疯狂退却反倒重新回归了理性。而这不正恰恰是一个正常车展的模样吗?也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车展吗?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海马的迷失吉利的狂野
记得2008年广州车展李书福现场发言:“吉利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汽车了”。结果当天推出的熊猫价格还真的在4万元以上。当时的吉利我还真不当一回事,旗下的自由舰、金刚几乎都是廉价低质的代言人,自主品牌里吉利的整个品牌和销量都完全说不上话。
当时我更多关注的重心在海马和奇瑞。
依然记得海马当时发布了一款新车叫欢动,因为有马自达的基因,定价又敢跟合资较劲,我是非常欣喜的。实际上,当时海马的福美来和普力马在市场上的反应也非常好。
十年前自主品牌的旗手绝对是奇瑞,QQ销量一直很稳定,就算有合资的压制,奇瑞也能轻松抢进前五,可谓自主品牌的骄傲。正因为如此,奇瑞2009年开始大张旗鼓的开启分品牌战略,然而这一分,奇瑞的节奏就乱了。
谁能想到不到十年,奇瑞和吉利基本上换了位置。2018年的吉利展台,你进去就会发现几乎全是热销车,此前吉利的廉价和低质彻底不见了,别说不造4万以下的汽车了,8万以下的车吉利都不大想造了。
海马则更加可惜,不但曾经口碑良好的车被丢弃,广州车展我甚至都看不到海马汽车了,而这已经不知道是海马连续多少届广州车展缺席了。
被批“不思进取”的国家队发力太可怕了
十年前的“四大两小”大国企是我写作的源泉,没事就要被拉出来批判一顿。因为所有的国家队大车企几乎都躺在合资的蜜糖里出不来,我那时喜欢这样批判合资品牌:天天说市场换技术,市场是搭进去了,技术狗屁没换到。
记得2008年的广州车展上汽荣威发布了一款数字概念车荣威550,当时我还挺好奇的,数字?其实就是仪表盘数字显示,这已经是现代车企的标配做法了,但当时荣威提出这个概念还是非常大胆的。只是荣威品牌当时知名度不高,而且因为国家队的原因,整个产品核心元件的自主能力严重不足,当时通用是不可能给技术的,基本只能靠到处顺一些过来。数字又如何?那台老旧的霍顿发动机实在没什么竞争力。
而现在再看上汽荣威整个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彻底摆脱了桎梏,在企业里的整个话语权空前大,最先进的动力系统跟通用共同研发且同步使用,地位而言,如今上汽乘用车已经是一个非常重磅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也分量十足。
再看十年前的广州车展,广汽还没有传祺这个品牌呢。看看现在广汽传祺旗下车型的丰富程度和竞争力,都已经跻身一线水准。
如今的国家队已经全面发力。长安汽车、广汽传祺、上汽荣威和名爵,北汽幻速,甚至批判最多的一汽也在自主造车方面有所建树了,十年的时间自主品牌无论国家队还是民间队都已经开始正式向合资宣战了。
车内熏死人的廉价车彻底消失 我们的消费升级了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了,其实十年前的车或多或少都有些刺鼻味道,当时我们车评里经常也会提,但不大好量化,因为也没有什么标准。这个刺鼻味道自主品牌是重灾区。
因为刚入行的缘故,车展基本每台车都尽量上去体验并试一下。当我看到造型可爱的双环小贵族,立马就决定试一下,当我挤进小到几乎进不去的后排,还有人“好心”帮我关上了门,车里味道一发酵,那是一种再待下去感觉就要中毒的味道,于是掩上口鼻打开车门快速逃出。为什么至今还记忆深刻呢,因为我几乎每次碰到味道比较重的车都会去讲这个故事。
对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嘴太毒的原因,现在双环现在已经没有造车资质了。
2018年再去车展看车,任何的车对于我这个鼻子不敏感的人来说都是比较舒心的,车内刺鼻的味道再也在车展闻不到了,这是一种体验的良好提升。
而且自主品牌已经在智能领域超过了合资,车内做工质感甚至设计等方方面面都看齐合资了。尽管目前还没有跟丰田福特扳手腕的品牌,但就像手机界有华为一样,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一流品牌在下一个十年一点会到来,我确信。
从全行业的疯狂到新势力的疯狂
十年前的车展,现场能来参展的基本都是有资历的,造车可不是小事,造好车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每年的车展尽管各有疯狂,车企基本就是那些,最多也就是哪个车企又发布了个什么新的品牌战略或者有新分出去一个品牌,又或者是一个国外成熟的品牌正式引进国内了,基本没哪个愣头青敢冒冒失失的造车。
决定体量多寡的其实就是豪车的参展规模以及汽车周边和商用车是否来捧场,那时候的车展我们更关注的是谁没来,为什么没来,是没钱了吗?
但2018年的车展不一样,有很多别说2008年,就是两年前都没听过的汽车品牌全部都来车展亮相。
小鹏汽车、哪吒汽车、前途汽车、天际汽车……等等完全没什么概念的品牌全部都有自己的产品亮相,甚至小鹏的汽车已经马上就要交车了。
最夸张的是,还有不少几年前刚刚发布就已经死了或将死的新势力造车:比如游侠汽车、比如乐视汽车等等。
谁曾想过弄个车企也能跟开饭馆一样,这家倒了另外一家又起来了。前面我说车事回归理性,但在造新能源车和互联网汽车这个新兴市场,各大厂家却也更加疯狂了。
而这种疯狂才刚刚开始……
汽车内容的传播与制作大变样
2008年做媒体比较简单,广州车展8个管,人多的就每个管分一个编辑,完成扫馆。
我们那时人不多,正好去6个人,一人两馆,所有的新车拍组图,还要给所有的车模拍组图,回去处理图片写稿基本就是个通宵,第二条继续去现场拍,拍完继续传,简直就都是不要命的玩法,但是那时年轻,反而觉得很过瘾。
那时候图片发完全部传到自己网站,打上水印生怕被别人偷了,恨不得把水印打满全图。
那时候的文章只需要传到自己的网站即可,因为会有很多用户通过百度搜索搜到你的文章。
那时候的流量真的很好获得,每篇文章侧面把车模一丢,用户就不会走了,因为互联网的资源不多,只要你有很多好的内容,用户就会在你的网站打转转。
现在不一样了,网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各个平台都要上传,那时生怕别人偷了自己的文章,现在是主动投怀送抱,还怕人家不推荐。
现在也不分馆了,车展做图库价值已经不大,基本上每个编辑带着各自选题去做执行即可,加班倒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2008年媒体的新势力就是新媒体,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兴起消亡速度是新势力造车的一百倍,夸张而又疯狂!
确实是更差的销量但也许是更好的市场
十年前我们不可能想到中国人买车会变得这么容易,那时候汽车行业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大部分入行的编辑都是本本族,家里和自己都买不起车。但现在不一样了,新入职的编辑都已经是老司机,汽车已经变成一个非常普通的工具。
十年前我们也想不到那时推崇的大排量、大马力跑车竟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成为了珍稀保护动物。那时也想不到只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的推进速度会有这么快。
2018年的全年销量确实有所下滑,但这个市场其实在充分的竞争下变得更好。
至于下一个十年,我都不敢保证我还会坐在电脑前写稿,所以就不去预测了。因为下一个十年还会有汽车编辑这个职位存在吗?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