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比亚迪的净利润收入还有营业收入都是逐年在稳定增长,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比亚迪汽车的总销量却是逐年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总结原因,是因为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的高歌猛进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向上,但是燃油版车型却是一块严重短板。即便缺少了燃油版车型的营收支持,但比亚迪均价达到30万元一台的新能源汽车,却是创造了更多的收入还有利润。
如果新能源业务能够持续增长,比亚迪即使偏废传统汽车也无关紧要。但今年起,随着各级政府新能源车补帖政策退坡,上海这个关键市场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前景开始变得不够乐观。
两个关键市场落空
2014~2016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包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大巴)上牌量呈快速下滑态势,市占率也由2.5%快速下滑至1.7%。2014年,比亚迪上牌量38.9万辆;2015年下滑至37.9万辆,今年上半年上牌量为15.4万辆。按照上下半年45:55的比例推测,比亚迪今年上牌量预计为34万辆左右。
如果新能源业务能够持续增长,比亚迪即使偏废传统汽车也无关紧要。但今年起,随着各级政府新能源车补帖政策退坡,上海这个关键市场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前景开始变得不够乐观。
实际上过去几年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份额不断在提高,为什么比亚迪没有跟上自主大军的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
数据显示,紧凑型SUV和小型SUV两个关键市场落空,是比亚迪过去几年销量持续下滑的关键。如果寻找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比亚迪过度重视新能源车,忽视了对汽油车的研发及其他投入,这一点在后面会展开分析。
今年上半年,售价低廉的F3依旧是比亚迪的销售主力,上牌量为4.7万辆,月均接近8000辆,是比亚迪中流砥柱车型。如果F3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比亚迪的销量规模损失更大。
受制于车型老化,比亚迪紧凑型SUV S7上半年上牌量仅有2.2万辆,今年2-6月份上牌量一直在3000辆左右波动。去年6月推出的唐由于售价过高,销量也迟迟上不去,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补帖高、送牌照的城市。
如果新能源业务能够持续增长,比亚迪即使偏废传统汽车也无关紧要。但今年起,随着各级政府新能源车补帖政策退坡,上海这个关键市场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前景开始变得不够乐观。
S7所处的10~15万元自主紧凑级SUV是最重要的细分市场,广汽传祺GS4今年二季度每月上牌量都超过了2万辆,5、6两月提高到2.4万辆。长城H6则在2.4~3万辆之间波动。比亚迪S7整个上半年的上牌总数,还不如长城H6一个月的上牌量。
2015年四季度,比亚迪推出紧凑型SUV宋,定价9.69万元起。今年上半年,宋的上牌量只有1.7万辆,月均不到3000辆。
宋的尺寸、轴距、动力总成符合这一市场主流特征,短板在于造型过于追求时尚、新潮,主打双色车身,另类的颜色,走时尚路线,但品牌HOLD不住年轻用户。
此外,双离合变速箱近几年口碑不佳,用户在购买搭载双离合变速箱车型时普遍比较犹豫,加上比亚迪经销商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宋的销量低迷不振。
如果新能源业务能够持续增长,比亚迪即使偏废传统汽车也无关紧要。但今年起,随着各级政府新能源车补帖政策退坡,上海这个关键市场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前景开始变得不够乐观。
比亚迪共有14款在售车型,除了上述几款车,其他车型的销量表现更糟糕,每台车的平均月销量只有1800台。而很多车包括F0、G5、S6的月平均上牌量还不到1000台。
比亚迪汽车总销量持续下跌,根本上是由于总部战略上以新能源车为重,忽视了传统汽油车的结果。
比亚迪内部人士爆料称,年初的时候公司高层定的策略是以新能源车辆为重中之重,拿经销商培训来说,几乎都是做新能源车,汽油车的商品培训基本停掉了。
其次就是前面所说的,去年新出的唐,上市时过于乐观而制定了较高的售价,导致客户流失,今年虽然大幅降价,但对终端销售影响不大。
最后是渠道精简。前几年比亚迪盲目扩张,经销商网络一直是多而不强。渠道上经销商缺乏好产品,营销能力又普遍不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经销商出现主动退网,比亚迪也对一些经销商实行劝退,精简渠道。
政府退坡之后,新能源业务能否持续增长?
8月28日晚间,比亚迪(002594)披露半年报,上半年传统汽车销量约13.1万辆,同比下降29.61%。新能源汽车销量4.9万辆,同比增长131%。
过去两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不断提高,由于此类产品平均单价和利润高,所以比亚迪的汽车销售总量虽然下滑,但营业收入和利润却在持续上升。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49.50亿元,同比增长42.32%;净利润22.60亿元,同比增384.23%。其中新能源车业务收入约155.46亿元,同比增长约1.6倍,占总收入的比例增至34.58%。
每日更新各种有关新能源汽车资讯,欢迎各位扫码关注玩转智能汽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