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车主之家 > 汽车新闻> 奔驰“牌照门” 事件引热议 信誉服务双失分
网友评价第
奔驰“牌照门” 事件引热议 信誉服务双失分
2013年03月14日 12:00 来源: 凤凰网汽车 编辑:罗剑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车主买了新车,却上不了牌照,因此无法上路。近期,车主李先生遇到的奔驰“牌照门”事件引起业内广泛热议。

       车主买了新车,却上不了牌照,因此无法上路。近期,车主李先生遇到的奔驰“牌照门”事件引起业内广泛热议。

       事情的起因源自李先生近期购买了一辆奔驰进口R300车型,在购车时销售明明说车辆已经符合京V排放标准,但是当李先生去上牌时,却被告知排放不符合标准导致无法上牌。令李先生更郁闷的是,他打算退车却遭到了奔驰的拒绝。

       遇到上述待遇的不止李先生一人,据凤凰汽车调查,从3月1日京V实施至今,目前在北京地区已经有3款共计90多辆奔驰进口车型存在上述问题。

         奔驰身陷“牌照门”

       “牌照门”背后引发思考,究竟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之弊还是奔驰厂商之责?

       按照奔驰经销商说法,李先生所购买的车型很有可能是赶上进口车入库的最后一批,这一批次中很多车型都是欧IV标准。

       作为销售者,明知尾气排放不符合最新标准,却仍进行促销,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最基本的知情权。而在这一层面上,也凸显了奔驰厂商在与经销商渠道沟通以及规范上的缺失。

       笔者针对此事曾采访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直言不讳:“我们早在两年前就通知过厂家,要对排放进行升级,而且在正式实施之前1个月,还曾针对尾气排放去各个厂家进行调研,得到的答复是厂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另一个重要信息显示,车主李先生购买的是奔驰进口车R300,一款原装进口车,在欧洲、美洲早就实施了第五阶段排放标准,而且北京实施的标准完全是按照欧洲标准制定的。从执行层面上讲,奔驰要比一些自主品牌更容易应对尾气排放升级,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

       据了解,每一款进口车型都要有报关单、商检单以及产品一次性证书,车辆的排放信息显示在一次性证书上面。对于车辆欧诺母拢Ъ以究梢源尤萦Χ裕皇羌咏艚诘谖褰锥闻欧懦敌停是严控禁止北京地区经销商销售国四车型。但是奔驰对于经销商的疏于管理,渠道的混乱,以及对车主信息获取相对闭塞间接造成了事件的发生。

         奔驰的傲慢与偏见

       追溯奔驰中国在华发展历史,其实李先生所遭遇到的“牌照门”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作为拥有126年造车经验的汽车鼻祖,奔驰在华却总是以一副傲慢与偏见的姿态自居。

       从新车故障频出退车难、北京奔驰C级车甲醛超标、涡轮漏油......整个2012年,奔驰汽车在质量和售后方面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转眼到了2013年,奔驰对于问题避重就轻的做法却从未有所改观。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占据国内豪华车市场最大份额的奥迪和宝马分别增长29.6%和40.4%,继续领跑豪华车市场。而奔驰品牌2012年仅增长4%,全年销量还不到20万,与第二名宝马的326444辆都有10多万的差距,已基本跌出豪车市场的第一阵营。

       在宝马、奥迪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无忧服务时,奔驰却不为所动,仍然固守着它所谓的“尊贵”气质,这在无形中把消费群体推向了宝马和奥迪,这也让它和宝马、奥迪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

       有关尾气排放标准导致无法上牌的问题,目前还处于法律真空地带,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想要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就要有维权意识。

       北京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蒋苏华表示,例如李先生的案例,对方承诺车辆可以上牌,但实际并没有能够上牌,已经涉及到了销售方违约,车主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中国投诉315协会进行投诉,在车辆未能上牌期间,销售方要对消费者进行误工费赔偿。

       蒋苏华建议,鉴于北京率先执行京V排放标准的特殊性,车主在购车时应当让销售方在购车合同上注明车辆排放标准和上牌责任归属,这样更具法律效应,而口头上的约定,在取证和维权上要更困难。

       当然对于奔驰以及经销商而言,在车主车辆出现问题时,不能避重就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车主认为企业不负责任,逃避问题,从而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最后车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自身也因图一时之便,而丢失了车主对企业的信任。

经销商推荐 [切换城市]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车主之家(www.16888.com)
备案号:粤ICP备06021273号 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80314
深圳30年网络信息杰出贡献企业 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监事单位 深圳四川商会理事单位